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際學部副主任周弘説,雖然問題的最終解決仍需一個過程,但德國此番表態將在歐盟內部起到引領作用。
再次,李克強專門提出,希望德方為中國大飛機C919取得歐盟適航認證提供支援。有分析稱,適航認證並非僅是技術問題,也是政治和商業問題。中方意在從政治層面清除障礙,推動德方乃至歐方以公正合理的態度對待中國飛機,這是合作日趨深入的表現。
從多邊與全球角度看,此次訪問也頗見分量。外界注意到,李克強表示,兩國要以中德關係與合作的穩定性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積極推進經濟全球化,妥善解決遇到的問題,攜手為人類進步作出努力。默克爾表示,在充滿不確定的時期,德中有責任共同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
當前,確定與不確定性的博弈突出表現在氣候變化領域。訪問期間,中德都表態支援《巴黎協定》。
周弘説,美國宣佈將退出《巴黎協定》,肯定會對協定落實造成衝擊,如影響到減排和定價問題,但“有問題就該接招”,中德、中歐更緊密的合作將給世界提供一定程度的確定性。梅兆榮認為,中方的表態既著眼國際合作,也是立足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
外界也注意到,隨著中國在維護多邊體系、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一些報道開始給中國“戴高帽”,過度誇大中國的角色。周弘認為,中國既要抓住機遇也要量力而行,對國際關係格局要有理性評估。
而另一方面,綜合分析近期歐洲、美洲和亞洲多國外交動作,專家認為國際關係正出現新發展趨勢。由於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歐美關係已受到一定影響。同時,除了中德、中歐關係快速推進,印度等亞洲大國也越來越重視歐洲,印度總理莫迪本週旋風式訪問歐洲四國就是一例。
周弘認為,過去美亞歐三邊關係一直存在所謂“三邊缺一邊”的問題,即長期以來美歐和美亞合作較為廣泛深入,但亞歐合作相對滯後。但現在,中國的快速發展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加速了亞歐合作,歐洲也在積極擁抱亞洲,再加上美國政策某種程度的“回撤”,這些因素都在推動三大洲關係朝更平衡的方向發展。
不過,梅兆榮也提醒,鋻於當前國際形勢最大的確定性就是“不確定性凸顯”,所以要避免過早下判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