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四年的開拓進取,四年的曲折前行,終於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在孟夏之日的雁棲湖畔結出纍纍碩果——一份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類,共76大項、270多項具體成果的清單,激蕩著時代的風雲,牽引著世界的目光。
這份成果意味著“一帶一路”升級為開源平臺。隨著我國與沿線國家的深入溝通,“一帶一路”建設成為了沿線國家的合奏。我國與匈牙利、希臘、捷克、寮國、柬埔寨等國簽訂了共同編制“一帶一路”合作規劃或“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的雙邊合作規劃備忘錄。這意味著,“一帶一路”已經成為了一個開源的、面向世界開放的合作平臺,沿線國家實現真正的共商、共建、共用。
這份成果意味著“一帶一路”建設轉向了精細工筆。在《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中我們看到的就是對“一帶一路”的精細工筆描繪。我國很重視“一帶一路”交通、能源、貿易投資、金融、民生領域的務實合作,注重從沿線國家存在的能源短缺、交通不便、建設資金缺乏等問題出發,著力解決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國能源資源和交通基礎設施存在的問題,著力解決與中亞國家、中東歐國家通關便利化、中小企業合作問題,著力推動與蒙古、喬治亞等國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著力推動與尼泊爾、緬甸跨境和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
這份成果意味著“一帶一路”建設呈現“百花齊放”的合作局面。《推動“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願景與行動》、《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農業合作的願景與行動》、《關於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的發佈,與突尼西亞、黎巴嫩、土耳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簽署的文化合作協議或備忘錄,與波蘭、烏茲別克、智利、柬埔寨等簽署的旅遊合作協議,標誌著“一帶一路”建設拓展至涵蓋能源、農業、生態環境、文化、旅遊、科技、教育、衛生、智庫合作等合作領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合作局面。
這份成果意味著“一帶一路”的合作領域拓展為“軟硬兼顧”。我國不僅願意推動傳統的基礎設施工程承包和高鐵、核電、農業等展現“硬實力”的項目合作,更願意推進與國際道路運輸聯盟、沿線國家經貿、海關、質檢等部門在標準、技術等“軟聯通”層面的對接,通過在教育、醫療、公共設施領域加大發展援助力度為沿線國家實施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爭取民心民意,也著力推動文化、新聞、資訊、智庫等領域的合作。
這份成果意味著“一帶一路”的資金支援正匯聚成江河湖海。1000億元人民幣增資絲路基金、3000億元人民幣海外基金、1000億元人民幣中俄地區發展投資基金、國家開發銀行2500億元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進出口銀行1300億元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600億元人民幣發展援助資金等新增的近萬億元人民幣貸款,以及與多雙邊金融機構簽署合作融資協議形成的巨大資金池,都將為“一帶一路”建設各領域務實合作提供強大的資金保障。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這份厚重、豐碩的成果清單,不僅能惠及中國,更能惠及世界,是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模式的積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