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前駐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哈薩克、烏克蘭大使 姚培生

5月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圓滿落幕。自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之後,相關建設穩步推進,沿線國家紛紛參與。本次論壇是一次國際關係史上的盛會,不僅為國人關注,而且受全球矚目,取得了一系列顯著的成果,展現了中國的大國當擔。

本次論壇有多個亮點:與會者層級高,29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到會,中外眾多學者同場參與;論壇設置的六大議題有極強針對性,涉及全球發展的主要領域;與會者抓住有限時間,積極獻計獻策,達成廣泛共識,建立長效機制,簽署多個協議,等等。但論壇的最大亮點是習近平主席的演講,他既穿越時空隧道博古論今,又緊扣當代現實娓娓道來,引人深思。

第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堅持古代絲綢之路精神。他用駝隊善意和寶船友誼比喻,點出了古絲路遺産的本質,指出“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這十六個字,既是對古絲路精神的發揚,又是建設現代“一帶一路”的基本原則,其核心是參與的平等性,獲益的普惠性。進而言之,“一帶一路”倡議屬於中國,但建立合作平臺要靠所有參與國。這個平臺不是由中國當總指揮,唱獨腳戲,而是由每一個參與者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是一首共同發展的大合唱。“一帶一路”強調平等,無主次高低之分。這是在國際合作問題上中國的一大特點和優勢。正因如此,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在提出之初就得到了眾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響應和支援。

第二,向世界再次宣示了中國的時代擔當,表達了中國與各國一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真誠願望。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和改革開放,新中國已擺脫了貧窮落後的面貌,成為影響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新興大國,逐步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心。這是一個歷史性轉折。中國雖還不是發達國家,本身還有不少難題需要解決,但中國願意與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共建平臺,共用合作帶來的成果。“一帶一路”倡議既對我們自己發展有利,更對世界發展有利。這裡沒有自私狹隘的排他性,體現了中國的博大胸襟。

第三,講話對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有原則宣示,又提出了新的具體方案。習主席強調,“要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夥伴關係”,“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會重復地緣博弈的老套路,而將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模式;不會形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而將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使“一帶一路”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習主席在主旨演講中就“五通”問題提出了多項建議和落實措施,公佈了涉及融資、貸款、援助、科研、南南合作和民生愛心工程等項目的多筆資金。我們相信,這些建議和措施必將助力“一帶一路”項目加快落實。

勇於面對挑戰,堅定必勝信心。這是習主席演講給人的一個深刻印象。他用“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説明瞭挑戰的嚴峻性, 但針對當前複雜局面,習主席強調,“一帶一路”建設已經邁出堅實步伐。我們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這些充滿正能量的聲音凸顯不懼挑戰的信念。“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落幕,意味著這個大平臺的基礎已打好,未來的發展也將取決於各參與方的務實行動。

古絲路靠駱駝帆船促進了東西方文明交流,在現代科技水準日益提高的前提下,“一帶一路”的實施必將使我國與世界各國如同鄰居那樣緊密聯繫。習主席指出,“一帶一路”建設是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實踐。其偉大之處首先在於得到世界的廣泛支援。一個最有力的證明是,2016年11月1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呼籲各國支援推進“一帶一路”倡議,193個會員國一致表示贊同。一個國家的倡議在最大的國際組織中受到這樣支援實屬罕見。為何?道理只有一個: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大家都能得利。美國國務院的高官也曾公開表示,美方願意將自己的“新絲路計劃”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對接。這次美國派高官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本身已説明瞭他們的態度。

其次,“一帶一路”倡議的偉大之處還將體現在未來成果上。“五通”就是致力於將世界各國海陸空、網路聯接在一起,擴大人員和貨物往來。

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未來建設指明瞭方向。在全球化不斷深入的今天,“一帶一路”建設必將助推中國進一步走向世界,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之中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作者簡介:姚培生,1945年10月生於江蘇省太倉縣,1964--1972年在北京外國語學院俄語系學習,獲學士學位,1973年入外交部工作,蘇聯解體前曾任中國駐蘇聯使館隨員、二秘、一秘;1993-1995年任外交部歐亞司參贊、副司長,同期任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四國邊界談判中方組長。1995年至2005年先後任中國駐吉爾吉斯、拉脫維亞、哈薩克、烏克蘭大使。2006年退休。2010年曾任上海世博會中國政府副總代表。現為中國亞非交流協會理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