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中英:中國的多邊外交藝術和技巧越來越嫺熟

要點:

“一帶一路”的進展需要國際協調,這次峰會就是一次國際對接。借助這次峰會,中國也試圖澄清國際上對中國外交政策和外交實踐的一些誤解。

“一帶一路”的進展需要國際協調,這次峰會就是一次國際對接。在過去四年已經進入“一帶一路”的和目前對“一帶一路”感興趣的國家、機構、個人和國際組織(包括地區組織)等都來了。我們可以把這次峰會叫做一次多邊對接的會議, 即利益攸關方就“一帶一路”展開協調。

借助這次峰會,中國也試圖澄清國際上對中國外交政策和外交實踐的一些誤解。比如,有人認為“一帶一路”是對現有世界秩序的挑戰。習主席明確指出, “一帶一路”不是另起爐灶,而是對現有世界秩序的完善。“一帶一路”是在現有世界秩序中運作的。這一點毫無疑問。從一開始,中國就與聯合國、國際金融組織等密切合作,推動“一帶一路”。但是,中國也指出, 現有世界秩序(具體代表就是一系列的全球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面對著巨大挑戰,存在著很多問題,需要被改革或者變革。“一帶一路”有助於使現有世界秩序更完善。

也能看出中國的多邊外交藝術和技巧越來越嫺熟了。這應該歸功於中國過去30多年支援多邊主義和參加多邊外交。倒退回20年,在中國舉辦這樣大型的多邊會議,幾乎是不可能的。但現在,中國在一場接著一場地辦這樣的多邊會議。去年是G20杭州峰會,今年是一帶一路北京峰會。這些都改寫了中國外交史。

(龐中英,中國海洋大學特聘教授。)

儲殷:習近平主旨演講準確把握了全球化的三個痛點

要點:

習總書記對“一帶一路”的定義,是站在全球治理的角度來講。他準確把握了全球化的三個痛點: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這三個赤字恰恰是目前為止全球化出現重大問題的原因。

聽完習總書記的演講後,我感到非常振奮,大體上有三個感想。一是習近平總書記是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去看待“一帶一路”。 這是人類歷史到現在為止,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大格局、大戰略。它意味著中國經歷改革開放這麼多年,恰逢其時,涌現出全球性的領導人,這是我們國家的幸運,也是這個時代的幸運。

二是習總書記對“一帶一路”的定義,是站在全球治理的角度來講。他準確把握了全球化的三個痛點: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這三個赤字恰恰是目前為止全球化出現重大問題的原因。地區發展不平衡,一些國家成為全球化的受害者,從而導致政府不穩定,政府治理失靈,地區衝突疊升。只有抓住三個痛點,並予以針對性的解決,才能讓全球化順利進行。這是中國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對於全球化的補充與提升。

三是習總書記的講話,是站在中華文明偉大文化復興的角度上講。因為體現了強烈的天下為公,強烈的達則兼濟天下,以仁義行天下的理念。這種理念是中國人的傳統,是融入骨髓的東西。由於以前中國長時間積貧積弱,世界在全球治理上,奉行的是西方弱肉強食的叢林邏輯。只有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才能給全球由亂向治,從大權邏輯向正義邏輯轉變提供可能。

(儲殷,國際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研究員、一帶一路研究所副所長。)

梁亞濱:“一帶一路”建設是跟商業、網際網路經濟相結合的一種新模式

要點:

原有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是一種中心的邊緣的等級制,就像金字塔一樣。而“一帶一路”建設,實際上是跟現在的商業、網際網路經濟、網際網路金融相結合的一種新的模式、一種扁平化的模式。

習主席講“一帶一路”建設是開放合作共贏的,這種開放合作共贏,不僅僅是一種道德上的導向,更主要的原因是這是當前這種開放的網際網路時代的本質要求,因為只有開放合作共贏才能夠真正推行這種新的模式。

過去我們一般説貧窮會導致極端主義、會導致社會動蕩和地緣政治上的風險。而同樣這種地緣政治上的風險和動蕩會導致經濟發展滯後,會帶來更多的貧窮,這兩個是互為因果的矛盾關係。 “一帶一路”建設就是要打破這種互為因果的矛盾關係,通過基礎設施建設的方式來推動地區的發展轉型,投入新的全球化路徑當中去。

原有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是一種中心的邊緣的等級制,就像金字塔一樣。而“一帶一路”建設,實際上是跟現在的商業、網際網路經濟、網際網路金融相結合的一種新的模式、一種扁平化的模式。因為在網際網路的世界當中很難形成等級制的權威結構,其本身的力量就是拉平,每個人都有話語權;而且在這种經濟推動過程當中也確實會拉動世界向更加扁平的方向去發展。正如總書記提出的, 推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是什麼呢?就是更加扁平化、更加均衡發展的新秩序。

(梁亞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教授。)

採訪 | 人民論壇“一帶一路”報道組:周曉燕、王卓怡、韓冰曦、張虹、常妍、張譯晟、石晶

編輯整理 | 翟羽佳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