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腳下,雁棲湖畔,山清景明。一個有歷史積澱的地方,一個啟迪思想的地方,一個開啟合作征程的地方。
2014年11月11日,習近平主席主持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係,放飛亞太夢想。如今,亞太夥伴林鬱鬱蔥蔥,茁壯成長。
相逢,相知,還在“漢唐飛揚”主建築中。
2017年5月15日,習近平主席主持“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各方激蕩思想,貢獻智慧,攜手打造造福各國人民的世紀工程。
一步一個腳印推進實施,一點一滴抓出成果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場各方共商、共建“一帶一路”、共用互利合作成果的國際盛會,一個加強國際合作、對接發展戰略的合作平臺。
兩天的日程,凝聚了振奮人心的合作成果。論壇結束後發佈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中,共有76大項、270多項具體成果,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類,成為“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持續推進強有力的支撐。
豐碩的成果充分彰顯各方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可,以及對共建“一帶一路”美好未來的憧憬。肯亞總統肯雅塔表示,論壇向世界展示了富有遠見的“一帶一路”倡議取得的實實在在成果,為各國在互利共贏基礎上探討合作提供了歷史性的平臺。
中國政府與多國政府及國際組織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制訂雙多邊層面合作計劃,國家間明確部委級合作項目;中國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未來3年向沿線發展中國家總體援助規模不少於600億元……一項項合作成果預示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加速推進,一系列務實舉措足見各方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誠意與擔當。
偉大的事業需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的實幹,亦需要具有統籌性和長遠性的思想指引。習近平主席提出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立足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的歷史階段,著眼于解決全人類面臨的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等現實挑戰,為“一帶一路”建設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提供了精神領航。
3000多字的圓桌峰會聯合公報,從合作目標、合作原則、合作舉措到願景展望,體現的精神同2016年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上達成的杭州共識一脈相承。透過6000余字的成果清單,諸多合作文件的簽署、交流合作機制的建立,看到的是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的行動和舉措。
要把“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同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成果結合起來,同區域發展規劃對接起來,同有關國家提出的發展規劃協調起來,産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習近平主席提出的這一目標,體現了中國主張、中國理念的連貫性,以及中國對於共同發展、合作共贏的不懈追求。
正如捷克總統澤曼所言,中國領導人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體現了最難能可貴的勇氣和歷史擔當。
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臺
“中方倡議主辦這次高峰論壇,目的就是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臺,共用合作成果,讓‘一帶一路’建設更好造福各國人民。”習近平主席説。
兩天來,29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13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約1500名代表,從世界各地會聚北京。開幕式、高級別全體會議、六場平行主題會議、圓桌峰會……一條條建議在友好氛圍中提出,一項項規劃在暢所欲言中達成。
全球經濟增長基礎不牢、貿易和投資低迷、經濟全球化遇到波折……面對這麼多的問題和挑戰,單個國家難以獨善其身。“只有對接各國彼此政策,在全球更大範圍內整合經濟要素和發展資源,才能形成合力,促進世界和平安寧和共同發展。”這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意義,也是其得到國際社會積極響應和廣泛支援的原因所在。
法國大選大幕剛落,當選總統馬克龍就任命前總理拉法蘭為總統代表來北京參會;肯亞今年將迎來大選,肯雅塔總統在選戰正酣之時親率代表團參加此次高峰論壇……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由中國首倡舉辦的層級最高、規模最大的主場外交活動,世界五大洲的發展夥伴共聚北京,傳承絲路精神,共商“一帶一路”建設,凝聚起推動實現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強大正能量。
“我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它的核心內容是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對接各國政策和發展戰略,深化務實合作,促進協調聯動發展,實現共同繁榮。”“一帶一路”倡議以其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核心氣質,在世界範圍內形成廣大的朋友圈——
參加高峰論壇的俄羅斯總統普京,稱讚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方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並舉辦此次論壇非常及時,有助於促進各國經濟合作;
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表示,哈薩克堅定支援“一帶一路”倡議,將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同“光明之路”發展戰略對接;
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高度評價“一帶一路”倡議和中方舉辦此次論壇,相信“一帶一路”建設將為印尼同中國經濟合作帶來更多機遇;
羅馬尼亞副總理兼環境部長格拉切拉·加夫裏列斯庫熱烈祝賀中國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並表示非常榮幸能夠參與到“一帶一路”這個宏大的國際倡議中來。
歷史總是伴隨著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腳步向前發展的。首次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凝聚合作共識,明確合作方向,加快“一帶一路”建設進程,讓人們對未來充滿期待。
“中國將於2019年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論壇結束之際,習近平主席宣佈這一消息。從新聞中心到網際網路上,這一消息即刻成為關注焦點。
一帶一路建設是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實踐
2013年金秋,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體現出對人類命運的深深關懷。
觀察“一帶一路”倡議,應該有兩個維度。從歷史維度看,它源自古絲綢之路上2000多年人類文明交往史,是人類發展經驗的總結;從現實維度看,它是為了以發展破解世界面臨的難題,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當今世界,國際形勢變動不居。一方面,各國聯繫日益緊密,人類戰勝困難的手段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豐富;另一方面,這是一個挑戰頻發的世界,戰爭衝突、貧富差距、治理危機,成為擺在全人類面前的難題。面對問題,怎麼辦?習近平主席在論壇開幕式上説:“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共建“一帶一路”,為各國共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思路和方案。從地域看,“一帶一路”建設是以亞歐非及附近海域為主,但世界各國都可以參與其中;從內容看,“一帶一路”建設包括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涵蓋發展的關鍵領域;從效果看,“一帶一路”建設不僅惠及沿線各國,更將惠及整個世界。
“如果把自己孤立起來,你就會失敗;如果向世界敞開大門,就可以參與進來一起繁榮。”前來出席論壇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裏克·索爾海姆的話,準確把握了“一帶一路”建設的要義。
路是走出來的,事業是幹出來的。“一帶一路”建設是偉大的事業,更需要偉大的實踐。
4年來,中國發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政策溝通成效顯著,68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共建協議。中巴、中蒙俄等六大經濟走廊發揮引領作用,雅萬高鐵、中老鐵路等項目加速推進,瓜達爾港、比雷埃夫斯港等升級改造,中國企業在20多個國家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展開投資,各國的對話溝通等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4年來,中國發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飛入各國尋常百姓家。中巴經濟走廊電力項目實施,電力嚴重短缺的巴基斯坦家庭燈亮了起來;烏茲別克“安格連—帕普”鐵路卡姆奇克隧道貫通,當地人擺脫了境內運輸需要繞道他國的窘境;中歐班列累計開行3900多列,為中歐貿易打開了新通道,倫敦街頭的店主更高興了;亞吉鐵路的貫通,讓“東非屋脊”上的內陸國衣索比亞有了出海口,企業做生意方便了,工業園門口求職者絡繹不絕……
“一帶一路”倡議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都致力於實現可持續發展,都致力於創造機遇、提供全球公共産品和推進互利合作,都致力於促進不同國家地區之間在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政策和人員之間的互聯互通。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它是一個非常宏大的倡議,惠及整個世界。
不斷朝著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邁進,這是習近平主席提出這一倡議的初衷,也是希望通過這一倡議實現的最高目標。4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偉大實踐中,各方朝著這一目標不斷前進。
大雁之所以能夠穿越風雨、行穩致遠,關鍵在於其結伴成行,相互借力。凝聚夢想的力量,匯聚合作的動力,從雁棲湖再出發,人們有理由對“一帶一路”建設前景充滿信心,有理由對人類發展更加光明的未來滿懷期待。
《 人民日報 》( 2017年05月16日 07 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