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的西班牙客商正在收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
人民視覺
古絲綢之路綿亙萬里,延續千年,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人類文明需要在這種精神的傳承中不斷發展。4年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承載對文明交流的渴望,對和平安寧的期盼,對共同發展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面向未來鄭重作出的歷史性抉擇。
5月14日—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回顧了倡議提出4年來取得的系列成就,擘畫未來發展藍圖,承諾中國行動,引發國際社會強烈反響。“這一偉大勇敢的倡議將極大改變世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的評價成為國際社會有識之士的共同心聲。
“給動蕩的世界帶來和平與發展”
“習近平主席的演講,不僅延續了中國與世界開放、聯通的歷史,更賦予其新的時代意義,給動蕩的世界帶來和平與發展。這是一個寄希望於和平發展和共同繁榮的倡議,也是一個創新的、擁抱全球化的倡議。”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這樣評價。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裏克·索爾海姆對本報記者表示,習主席的演講不僅闡明瞭各國要如何共用繁榮,也發出了警告:如果把自己孤立起來,你就會失敗;如果向世界敞開大門,你就可以參與進來一起繁榮。
“‘一帶一路’倡議由中國發起,但受益者是各參與方,它惠在當下,利在久遠,令人充滿期待。”英國卡迪夫大學政治和法律教授羅傑説,中國敞開胸懷,熱情接納嘉賓,不但向古絲綢之路的沿線國家,而且向一切感興趣的國家和地區開放,中國在國際上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當下,這有著特別的積極意義”。
美國《紐約時報》刊文稱,“一帶一路”建設規模宏大,將“改變世界經濟版圖”。美國前常務副國務卿詹姆斯·斯坦伯格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強調,美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十分重要,“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安全與繁榮對各方都有利。美中在“一帶一路”建設方面有很多潛在的合作機會,美中有必要加強對話和溝通,擴大共同利益。
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東亞研究院教授李遠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意味著中國參與全球化進程進入新階段。我們正處在一個挑戰頻發的世界,世界期望中國進一步參與國際治理體系的改革與完善。在此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一帶一路’建設有助於改善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環境,幫助這些國家人民儘快脫貧,並通過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地區的發展與繁榮。” 巴西裏約天主教大學教授洛佩斯告訴記者,經濟上的繁榮有助於消除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的溫床,“一帶一路”建設將為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贏得了掌聲與歡呼”
“一帶一路”建設不是另起爐灶、推倒重來,而是實現戰略對接、優勢互補。正因為如此,倡議提出4年來,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援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重要決議也納入“一帶一路”建設內容。“一帶一路”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建設成果豐碩。
這正是衣索比亞人這幾年所切身感受到的變化。“‘一帶一路’建設讓我們擁有了現代化的鐵路、輕軌,如今10座工業園正在建設之中,許多中國企業來到埃塞進行投資,助力埃塞工業化的發展。”衣索比亞新商業網總編安杜萊姆·西塞告訴記者,4年來,從衣索比亞越來越多的汽車以及逐漸富裕起來的人們臉上的笑容就可以看到,“一帶一路”建設贏得了民眾的掌聲與歡呼。
埃及《金字塔報》社長艾哈邁德·賽義德表示,2013年,埃中貿易額首次突破百億美元,如今,中國對埃及直接投資實際存量近7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1萬多個就業崗位,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顯示出強大生命力,埃中兩國政府政策對接,“有助於埃及實現經濟重振大計”。
位於亞歐大陸腹地的哈薩克,同樣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而改變。哈薩克“哈中夥伴關係國際中心”研究員卡烏克諾娃·塔季揚娜告訴記者,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在北京參加論壇期間稱讚哈中兩國合作堪稱典範,指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已經發揮作用。在4年時間裏,中國與哈薩克之間的合作項目就超過50個,並設立20億美元的中哈産能合作專項基金。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胡逸山認為,近十年來,世界經濟不景氣,大多數經濟體經濟增長都未達到預期。“一帶一路”倡議提出4年來,在其框架下進行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挖掘了東南亞地區潛在的發展機遇”。
墨西哥《太陽報》評論員文章稱,當下貿易保護主義趨勢抬頭,而中國倡導的“開放”和“自由貿易”等理念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支援,其中就包括拉美地區。
智利《信使報》報道稱,智利總統巴切萊特出席論壇時高度讚揚“一帶一路”倡議。智中兩國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十年來,智利成為中國自由開放的受益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未來可能性更加讓人期待。
從亞洲中部腹地到東南沿海,從中東地區到非洲各國,“一帶一路”建設的早期努力,已經次第開花結果,在促進各國經濟增長的同時,也贏得了民眾的認可。相關各國人民正勇敢地邁出腳步,相向而行,走上相遇相知、共同發展之路。
“通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之路”
世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烈,人類戰勝困難的手段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豐富。但與此同時,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等現實世界的種種問題,又向所有人提出了嚴峻挑戰。
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為應對挑戰提供了思想力量,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目標,為應對挑戰指明瞭正確路徑。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這4年來,最重要的是促進了民眾的交流。”十分關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法國戴高樂基金會主席雅克·高德弗蘭十分贊同習近平主席所説,“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他認為,通過亞歐非國家在科學、教育、文化、衛生、民間交往等各領域廣泛開展的合作,在當地民眾尤其是青年一代身上,一定能夠建立起更加穩固的民意基礎,人與人之間的往來與溝通更加頻繁,各國和諧發展,共同構建美好未來。
“‘一帶一路’建設的終極目標還是人的發展。”博科娃認為,“只有服務於民眾的建設才真正有意義,‘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將有助於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現,有助於釋放民眾個人的創新潛能”。
非洲政黨理事會秘書長、蘇丹全國大會黨前主席納菲阿·阿裏·納菲阿也認為,習主席所有主張的核心都包括了“人”這個因素,呼籲國家之間一起和平共處、分享好處,具有強烈的人文關懷。
尼泊爾大會黨中央委員會國際關係部執委、尼泊爾國關學院秘書長什雷斯塔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將通過促進發展,為解決全球性挑戰提供方案。他期待各方共同努力,將合作共識轉化為“一帶一路”建設的行動。
“‘一帶一路’倡議的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它結合了一個宏大的願景和實現這一願景的每一步。”英國康橋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資深研究員馬丁·雅克對本報記者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內容豐富、思路開闊,令人印象深刻,無論是回顧成果還是展望前景,都體現出強烈的務實精神。“從這一角度看,‘一帶一路’倡議是自信而強大的,它必然成功”。
“我相信,只要我們相向而行,心連心,不後退,不停步,我們終能迎來路路相連、美美與共的那一天。”習近平主席的信念,贏得世界的共鳴。絲路精神就像種子一樣播撒在世界人民心間,“一帶一路”建設事業必將像古絲綢之路一樣流傳久遠,澤被後代。
(本報北京、倫敦、華盛頓、柏林、裏約熱內盧、約翰內斯堡、開羅、阿拉木圖、曼谷、巴黎5月15日電記者王新萍、孫超、裴廣江、李琰、暨佩娟、邢雪、莊雪雅、黃培昭、張朋輝、管克江、陳效衛、顏歡、李志偉、韓曉明、周翰博、俞懿春、王遠)
《 人民日報 》( 2017年05月16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