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民心相通之橋 中促會為“一帶一路”建設添磚加瓦

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秘書長朱銳。

中國網新聞5月15日訊(記者 戚易斌)在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過程中,中國民間組織作為民間外交的主體之一,扮演著民間友誼使者的重要角色,承擔著引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民意和輿論、培育沿線國家知華友華的重要任務。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期間,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以下簡稱中促會)秘書長朱銳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五通”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應該充分支援和鼓勵中國民間組織積極行動起來,通過多種方式增進各國人民心靈的互聯互通,把“一帶一路”建設成“民心之路”。

民間力量在“一帶一路”中發揮作用

自古以來,絲綢之路不只是商貿之路,也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鑒之路,更是沿線各國民眾相知相交的友誼之路。作為中國最大的從事國際交流合作的社會組織,中促會一直努力促進沿線各國民眾的相互了解和傳統友誼,深化對“一帶一路”倡議理念和目標的認同,共同致力於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增進民眾福祉。

近年來,中促會積極呼應“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工作,在人文交流和民生公益方面開展了大量活動,同時也積極服務協調中國社會組織開展交流對話、幫助重大項目周邊基層民眾改善民生,為“一帶一路”建設添磚加瓦。

朱銳告訴記者,“我們與尼泊爾阿尼哥協會合作,在加德滿都舉辦首屆中尼‘跨喜馬拉雅民間對話會’,並舉行中尼友好圖片展、中尼聯合義診、大米助困捐贈、中尼藝術家義演等配套活動,在當地反響熱烈。此外,我們還舉辦了中蒙民間對話會、中緬民間交流圓桌會、中印民間組織對話會等系列民間交流活動,邀請來自東南亞、南亞、中亞和非洲地區的非政府組織來華研討交流,共商民間合作大計。”

在此次高峰論壇期間,朱銳參加了“增進民心相通”平行主題會議,他最關心的議題也是“民心相通”。“習近平主席在出國訪問和參加國際會議時多次強調,國之交在於民相親。習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民心相通成為‘五通’中的重要內容。”朱銳説,“此次高峰論壇設置‘增進民心相通’平行主題會議,目的就是增進沿線國家和地區民眾之間的溝通、理解和相互認同,這對夯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民意和社會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增進民心相通”平行主題會議上,朱銳作為中促會秘書長與“吉祥緬甸”組織主席馮溫共同宣佈啟動《中國社會組織推動“一帶一路”民心相通行動計劃(2017-2020)》和“絲路沿線民間組織合作網路”,進一步加強中國社會組織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間團體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務實合作,真正讓民間力量在“一帶一路”民心相通中發揮作用。

中國民間組織“走出去”仍需“充電”、“升級”

改革開放後,中國民間組織“走出去”的勢頭越來越突出,參與國際活動的熱情越來越高,也逐漸摸索出一些成熟的經驗和做法,這些都是中國的民間組織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民間外交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有利條件。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民間組織在參與國際交流、開展公共外交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通過幾年來的建設和努力,中國民間組織在國際舞臺發聲逐步提高,形象日漸清晰,影響不斷上升,“朋友圈”越來越大。

但同時,朱銳也指出,中國民間組織“走出去”仍面臨一些局限和瓶頸問題。例如專業經驗薄弱,資源整合欠缺、資金來源單一、人才儲備不足等,這都需要我們不斷想方設法,團結努力,充電、造血、整合、提升。

朱銳表示,相信在中國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和推動下,中國社會組織將不斷努力,在國際交流和公共外交領域取得更顯著的進步,發揮更重要的影響,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同與認可,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乃至全世界人民交流互鑒、攜手前行的重要渠道與合作舞臺。

施惠於民 提升沿線國家民眾獲得感

直接施惠於民、使老百姓真正受益是民間交往的核心目標。朱銳介紹,未來中促會將牽頭中國社會組織更多、更深、更廣泛地“走出去”,長期紮根民間,關注基層,以更多實實在在、惠及民生的合作項目在沿線國家的山川土壤落地成長,培育出民間友好的合作之芽、友誼之樹、幸福之花。

首先,中促會會大力弘揚“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以貼近民間的方式講述新時期“民相通、心相通”的絲路故事,宣講、分享民間合作經驗,拉近人民之間的距離。

第二,將進一步整合資源、發揮優勢,充分依託多年來積累的雙邊和多邊民間外交渠道,加強與國外民間組織、智庫、個人交流與合作,引領更多民間力量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

第三,將充分發揮成員組織力量,積極推動他們“走出去”,在民生發展、教育、科技、人文、醫療、旅遊、青年婦女等領域開展合作,打造形式多樣的“民心相通”工程。

第四,將堅持以民為本,圍繞可持續發展和健康綠色主題規劃、實施一批直接惠及民生的項目,用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實際成果提升沿線國家民眾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同感與獲得感,使“一帶一路”建設碩果春風化雨,深入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