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智庫交流”平行會議在京舉行,來自世界各國近300位智庫專家學者,就開放包容互學互鑒的絲綢之路和“一帶一路”創新發展國際合作藍圖獻計獻策。

如果把2013年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比作一顆飽含東方智慧的種子,那麼這顆種子如今已落地生根,開枝散葉。“一帶一路”以發展作為公約數,呼應了各國訴求,朋友圈日益擴大。3年多來,隨著亞投行、絲路基金的設立,中巴經濟走廊等一批旗艦項目落地,“一帶一路”建設已取得諸多早期收穫。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曾培炎表示,智庫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可發揮獨特作用。思想是智庫的發展靈魂,智慧是智庫的産品,各國專家學者集思廣益,匯成的智力絲綢之路,將為“一帶一路”增添亮點。

古絲綢之路曾經為沿線國家帶來經濟繁榮和東西文明交流。在科技創新、通訊發達的今天,“一帶一路”再次將亞歐各國牽在一起,為區域經濟持續發展開闢新空間。曾培炎認為,智庫可以用全球視野依照各國國情,深入研究“一帶一路”的發展規律,不斷豐富其內涵,這對凝聚共識、匯聚各方力量、更好推進“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用有著重要意義。智庫還可以探索提煉“一帶一路”合作新模式,總結提煉各國推進“一帶一路”的做法,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有益借鑒。同時,還可以為“一帶一路”惠及各國提供智力支援。“一帶一路”東聯人口眾多的東亞經濟圈,西接發達的歐洲經濟圈,在實現亞歐各國要素自由流動和貿易投資便利化、經濟潛能轉化為發展動能、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國民眾等方面,智庫可匯眾智、搭建合作平臺。

巴基斯坦總理外交事務顧問薩爾塔吉·阿齊茲從“一帶一路”促進全球貿易和投資的角度,展望了“一帶一路”的美好前景。在他看來,復興是古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數十億人民的夢想。如今,共建“一帶一路”成為重振輝煌的重大舉措。“一帶一路”為沿線各國提供了廣泛的發展機會,作為“一帶一路”的旗艦工程,中巴經濟走廊已取得重大進展,瓜達爾港、發電配電等一批基建項目已經啟動,給巴基斯坦人民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讓巴基斯坦看到了未來。“一帶一路”把發展確定為優先方向,有助於減貧,促進民心相通。他建議,每年可舉辦“一帶一路”智庫會議,設立全球專家庫,聚焦發展議題,為後代子孫留下一個更加互聯互通的世界。

澳大利亞前總理、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所長陸克文從歷史、現實和未來三個角度分析了“一帶一路”的美好前景。他認為,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從張騫出使西域開闢古絲綢之路以來,東西文明交流不斷。而東西方交流頻繁時期,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較好的時期。從現代角度看,中國近年的經濟發展得益於對外開放,“一帶一路”意味著中國新時期的全方位開放,國際社會普遍看好。如今,“一帶一路”已寫入聯合國文件和安理會決議,這是一個積極信號。從未來角度看,“一帶一路”關注氣候變化和人類生存,關注億萬人口的貧困問題和可持續發展問題,這意味著“一帶一路”將對世界秩序産生深遠影響。

捷克前總理伊日·帕魯貝克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將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他指出,“一帶一路”重視基礎設施建設,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動力和活力。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預計到2050年,全球的中産階層人數將達到30億,這是擁有購買力的龐大群體,是促進世界經濟繁榮、增加國際合作、減少國際衝突的中流砥柱,將為世界帶來更加安全的環境。

歐洲中心馬達裏亞加學院執行主任皮埃爾·德福安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沒有擴張的意圖,在推進過程中,注重共商共建共用,重視中小企業利益,被國際社會廣泛看好。中國發起建設的亞投行正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如今已有77個成員國,是個典型的多邊機構。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帶一路”建設前景美好。

印度尼赫魯大學東亞研究中心教授謝剛認為,“一帶一路”建設為推動全球包容性發展,為各國青年人、中小企業平等參與國際合作創造了條件。“一帶一路”倡導互聯互通,重視基礎設施建設,把生産中心和消費中心連接在一起,促進貨物運輸和服務貿易,鼓勵中小企業參與其中,有助於促進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公平。

俄羅斯聯邦政府分析中心主任康斯坦丁·諾斯克表示,“一帶一路”已寫入聯合國文件,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這“五通”形成合力,與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能夠形成雙贏。“一帶一路”是進行國際合作的框架載體,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和“一帶一路”已經實現對接,這對於中俄全方位的合作影響深遠。

日本前首相、東亞共同體研究院院長鳩山由紀夫稱,亞投行給各國帶來安全感,日本從一開始就應該加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日本有著充足的資金、豐富的經驗和人力資源,可以為亞投行提供服務。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日本不能落在後面。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兼國家全球戰略智庫理事長蔡昉表示,“一帶一路”智庫間資訊和研究成果共用,是建設開放包容互學互鑒的絲綢之路的應有之義。各國智庫就“一帶一路”研究共同發佈研究成果,就重大課題集體發聲,有利於擴大影響力。為此,他建議成立“一帶一路”聯合研究中心。(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徐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