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啟新的合作議程
——以中國與俄羅斯、中亞的合作為例
5月14日至15日,中國倡導與籌備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將出席論壇開幕式並主持領導人圓桌峰會。屆時,來自全球各地的千余名代表紛至遝來,將就推進“一帶一路”務實合作建言獻策,共同譜寫“一帶一路”合作新篇章。
一、勾畫“一帶一路”建設路線圖
“一帶一路”建設涵蓋面很廣,在這一區域合作大格局中,中國站在新的起點,攜手沿線各國去實現復興絲綢之路的歷史使命。回首三載,我們清楚地看到,自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來,其在我國對外交往中發揮了巨大的親和力和影響力。正如外交部長王毅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外媒體吹風會上表示的那樣,3年多來,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在各參與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建設已經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實現了從理論設想到創新實踐的重大跨越,進入到全面推進務實合作的新階段。“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待各方協商確定下一階段雙多邊重點合作領域,制定面向未來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合作規劃,細化具體的行動方案。這些行動計劃將把美好的願景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把宏大的藍圖轉化為清晰的路線圖。
從宏觀上看,這一規劃路線圖必須抓住六大經濟走廊建設,以此為依託,構築四個地緣經濟版塊,以點帶面,從線到片,形成點線面結合的大格局。(1)以中蒙俄經濟走廊、新歐亞大陸橋為依託,輻射歐亞大陸與中東歐經濟空間;(2)以中巴經濟走廊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為依託,輻射南亞區域合作空間;(3)以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為依託,輻射中西亞北非經濟區域;(4)以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為依託,輻射東南亞區域合作空間。
從微觀上講,這一路線圖建設重點是構建歐亞區域便利化網路,加快中亞大通道建設,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構築陸路、航空、港口等交通幹線通道;油氣、電力等能源管線通道;跨境光纜等電信通道;貨物通關便利通道;金融合作通道。
二、塑造“一帶一路”建設中亞合作樣板
中亞位於歐亞大陸的腹地,是中國西部對外開放的第一站。選擇中亞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是基於有利地理位置、良好基礎設施以及現有合作水準綜合因素考慮。中亞國家屬於內陸地區,遠離出海口,但是中亞地處歐亞大陸核心地帶,在連接周邊各大經濟圈方面擁有地緣優勢。“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將改變中亞無出海口現狀,充分發揮其地緣優勢,使之轉化為中國與歐洲産業結合的聯結帶。從基礎設施來看,中國與中亞地區鐵路網已基本形成,由中國沿隴海鐵路、蘭新鐵路深入中亞地區的鐵路幹線已成為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與中亞地區公路相互銜接,中國與中亞國家連接的主要幹線公路均加入了亞洲公路網;中國與哈薩克阿拉木圖、烏茲別克塔什幹、塔吉克杜尚別已經直通航班;中哈油氣管線分階段按計劃完成並投入;跨亞歐光纜和中俄光纜通訊設施已經建成;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目前對中亞國家共開放了12個國家一類口岸。可以説,以鐵路為主體,包括公路、航空、管道、通訊和口岸設施在內連接中國—中亞的交通走廊硬體設施已經初步建成。
從運輸便利化制度來看,中國與中亞國家已經簽署了19項運輸協定,包括中國與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烏茲別克簽署的雙邊汽車運輸協定、實施細則和國際汽車運輸許可證制度協議。《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間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于2014年9月簽署,根據協定,上合組織成員國將保障從中國連雲港到俄羅斯聖彼得堡的歐亞交通運輸大通道,為“絲綢之路經濟發展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
“一帶一路”建設是以經濟貿易合作為主線。中亞地區資源豐富,資源種類涵蓋面廣,其中相當一部分尚有待開發。中國與哈薩克、土庫曼、烏茲別克等國的能源合作已形成相當規模,與中亞各國的經濟貿易合作密切。為了進一步拓展雙方貿易空間,深化雙方經濟合作水準,需要調整貿易結構、貿易方式和現有制度安排,切實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進程,特別是人員往來和貨物運輸便利化,促進形成涵蓋中亞的大市場。同時需要通過投資引領技術合作,擴大相互投資,帶動貿易結構的升級和發展。根據中亞地區的産業結構特點,除傳統能源合作外,加大中亞地區優勢産品的進口,推動人民幣結算,為貿易和融資提供便利,為最終實現人民幣區域化創造條件。在雙方經濟貿易合作中,探索互利互惠的創新合作模式,使“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真正體現自身發展更好惠及中亞國家。
加工貿易是中國和中亞國家之間能夠深度合作潛力最大的領域。中亞國家的經濟結構多為資源型,多數國家尚處於工業化初級階段;中國經歷了近40年的改革開放,形成了門類齊全、具有相當規模和一定水準的産業體系,雙方具有很強的互補需求。中亞國家需要通過國際合作推動産業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中國在新一輪經濟改革中需要實現産業的梯度轉移,擴大中國與中亞國家之間的産業轉移合作項目,是“一帶一路”建設中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重要契合點。
三、開創跨地區全方位合作大格局
“一帶一路”建設是要推動地區互聯互通,形成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其建設重在跨地區國際合作,它不僅要求我國內外要素有序流動和資源高效配置,發揮我國東西部地區各方産業優勢,而且要求有效結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資源稟賦和産業集群,以促成全方位跨區域合作大格局。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倡導互利共贏的區域大合作,從雙邊到多邊,從政府到地方,從産業到項目,形成緊密的經濟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構築五個方面的鼎力合作局面:
(1)産業聚合。發揮我國與歐亞優勢互補,優化産業結構,産銷互惠互利。加快跨地區産業聯合,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氣化工業、汽車産業、航空産業、石油裝備産業、有色金屬産業、電子資訊産業、煤及煤化工産業、食品産業;
(2)項目契合。尋找與歐亞經濟聯盟項目契合點以及沿線各國發展規劃合作點,合作重點在於:
——共同參與建設歐亞地區統一電力市場,擴大我國電力設備出口以及跨境輸電線路合作;
——共同參與建設歐亞地區石油和成品油統一市場,加強我國能源安全與多元化;
——共同參與歐亞地區基礎設施規劃發展建設,在跨地區公路、鐵路、國際物流中心建設等方面發揮我國優勢,加快我國與歐亞地區的物流發展;
——共同參與歐亞地區糧食交易市場,加強糧食深加工技術合作,提高糧食安全保障;
——共同參與建設歐亞地區金融市場,尤其在投資、借貸、金融産品、本幣化結算等方面密切合作,加快貿易便利化,規避金融風險,擴大本幣交易圈。
(3)資源結合。俄羅斯與中亞地區自然資源豐富,但製造業相對落後,資金短缺,技術勞力不足。中國資金雄厚,製造業具有明顯優勢,技術勞力成本低,雙方互補性強。各方面的資源優勢結合,對促進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發揮巨大作用。
(4)地區聯合。如今我國各地區紛紛出臺了參加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規劃,從加強地方合作看,建立沿線國家地方之間的經濟和人文合作機制有助於合作項目具體落實,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步伐。
(5)政府配合。由於“一帶一路”建設函蓋地區很廣,途徑65個國家,迫切需要沿線國家政府大力支援,在具體合作項目上給予多方面的配合,在財力、人力方面,在安全和管理方面,政府推動以及加強政府之間的機制合作極為重要。
作者: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中國-俄羅斯-中亞合作研究中心主任 張健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