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辯論雙方互“懟”
當地時間5月3日,法國大選最後一輪辯論舉行,馬克龍與勒龐都把這當做“最後一搏”,兩個人再次陳述個人綱領,也不忘互相指責。
勒龐拿馬克龍財政部長和銀行家的背景開刀,把馬克龍稱作“體制的愛寵”“精英派候選人”。馬克龍還以顏色,稱勒龐是“利用法國人民的憤怒而得勢的體制的繼承人”“騙子”“寄生蟲”。
辯論法國與歐盟關係話題時,主張法國“脫歐”的勒龐指責“挺歐派”馬克龍對德國總理默克爾“俯首帖耳”,無論她與馬克龍誰最終當選法國總統,“法國都將被一名女性領導,要麼是我,要麼是默克爾女士”。馬克龍則反擊稱:“法國沒有你會更好。”
兩個人可謂唇槍舌劍,矛盾不可調和。法國《世界報》直言,二人之爭就是“兩個法國之爭”:主張自由、支援全球化的馬克龍,代表開放、前進、革新的法國;反移民、反歐盟、反全球化的勒龐,代表保守、鎖國、民族主義的法國。
辯論結束後的民調結果顯示,63%的觀眾認為馬克龍的表現更好,34%的人支援勒龐。
在田德文看來,馬克龍是一個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選項。他是一個新人,在法國政界的淵源不深,他的敵人跟朋友一樣少。這就使得在大家進退維谷的時候,一個像馬克龍這樣的人,是比較容易讓人接受的。這也是他第一輪佔優的一個主要原因。
而選擇馬克龍也凸顯出了法國社會的分裂與矛盾。由於他的根基比較淺,法國人選了他;但也正因為根基淺,他當選之後能做的也有限。這就跟法國人的初衷有矛盾了,法國人之所以不投左右翼,就是為了推進改革。但馬克龍相對來説又是最沒有能力推動政治變革的人。
面對這樣的局勢,英國《衛報》稱“法國極右派威脅仍在”,而馬克龍是“深陷困境但依舊偉大的國家最好的希望”。
最新民調馬克龍領先
5月7日,是法國人走向投票箱的日子。
記者詢問了幾位法國朋友,他們都表示,會把票投給馬克龍。法國人弗朗索瓦表示,“極右翼在很多法國人看來就像法西斯一樣,法國人不會選勒龐的。”
但也有人表示,已經厭倦了政客們不斷承諾卻始終無法做出成就的迴圈。“勒龐對於移民、工作的主張都很好,”巴黎人克裏斯蒂安表示,“經歷了幾次恐怖襲擊,我只希望生活在一個安全的國家,勒龐似乎能做到這一點。”
最新民調顯示,到5月7日總統大選第二輪決選時,馬克龍有望以60%對40%的投票意向擊敗瑪琳娜·勒龐。
儘管民調領先,並不意味著馬克龍就能穩操勝券。田德文認為,在民粹主義上升的背景下,現在大家對結果不敢做絕對的預測。儘管民調數據是馬克龍佔優,但民調畢竟不能替代選舉。第一輪投票中,馬克龍領先勒龐的票非常少,大約是2%左右。這使得在第二輪投票中,參選率非常重要,如果勒龐的支援者都去投票,而支援馬克龍的選民沒有全部去投票站,很可能就會導致結果出現偏差。
分析也顯示,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率只有76%,明顯低於2007年、2012年平均80%的投票率。折算起來,馬克龍和勒龐分別只獲得了18%和16%的支援率。由此可見,有三分之二的登記選民既不支援馬克龍,也不支援勒龐,這些選民在第二輪的投票顯然是非常重要的。
田德文也表示,儘管其他政黨都呼籲選民去給馬克龍投票,但選民是否接受也是一個問題。“奧朗德已經呼籲社會黨的選民把票投給馬克龍。菲永並沒有呼籲投票,只説自己會把票投給馬克龍,梅朗雄沒表態,其實還是把懸念留到了最後。”田德文表示。
法蘭西究竟會迎來一位什麼樣的新總統,看來,懸念只能期待明天再揭曉了。
新京報記者 顏穎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