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elt and Road”,這個蘊含“中國行動”的創新詞彙,正在風靡世界各地,它不僅將作為中國的創造寫入世界的語言詞典,也必將成為帶動世界巨大變革的實踐標誌,載入人類發展的史冊。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多來,從無到有、由點及面,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期,一系列重大項目落地開花,一批有影響力的標誌性項目逐步實施。以共商、共建、共用原則為遵循,一個更加緊密和強勁的夥伴關係網路正在世界範圍內積極構建;以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理念為引領,更加公正、合理和均衡的全球治理體系正在推進發展。

倡議來自中國,成果正在惠及世界

瓜達爾,在烏爾都語中是“風之谷”之意,海風日夜不息地吹打著亙古延綿的裸露砂山。歷史上,東印度公司的探險家曾用“崎嶇而老舊”來形容這片土地。而今天,作為促進中巴“一帶一路”合作的旗艦項目,瓜達爾港在巴基斯坦人民眼中,是國家振興的夢想之地。

“今天標誌著新時代的黎明。”2016年11月13日,瓜達爾港舉行開航儀式,巴基斯坦總理謝裏夫主持儀式,並見證第一艘中國商船出發。隨著瓜達爾港建設日漸完善,港口及自由區項目建設穩步推進,過去的小漁村正逐步成為備受矚目的國際化港口和投資樂園。

時間跨入2017年,“一帶一路”的朋友圈不斷擴大,成果令人目不暇接——

4月4日,由中國與印度尼西亞企業合作建設的雅加達至萬隆高速鐵路總承包(EPC)合同在印尼雅加達簽署,這標誌著作為“一帶一路”建設早期重要成果的雅萬高鐵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4月10日,在緬甸西海岸的馬德島港,聳立港口的兩條巨大卸油臂分別降下,與運載14萬噸原油的油輪輸油管口對接,油輪運載的原油開始向港口卸載,中緬原油管道工程宣告正式投入運作。中緬原油管道和已于2013年10月建成投産的天然氣管道共同組成中緬油氣管道項目,是“一帶一路”上互利共贏的代表性項目。

4月20日,中國、白俄羅斯、德國、哈薩克、蒙古、波蘭、俄羅斯七國鐵路部門簽署《關於深化中歐班列合作協議》,各方將合力打造中歐班列國際物流品牌。截至目前,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3000多列,國內開行城市已達27個,覆蓋21個省區市,到達歐洲11個國家的28個城市。

4月23日,世界銀行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華盛頓簽署了一項備忘錄,以加深雙方未來合作。三年多來,在“一帶一路”倡議之下,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探尋經濟利益的“最大公約數”。由中方發起的亞投行開業運營,成員總規模已擴大到70個;絲路基金首批投資項目已正式啟動,實際撥付投資金額已達53億美元。

4月27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宣佈,將於今年6月份相繼開通北京—阿斯塔納、北京—蘇黎世兩條直飛航線。兩座城市均位於“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兩條航線的開通也將為往返于中國和歐亞大陸之間的旅客提供更多便利。

和則強、孤則弱。目前,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經簽署了130多個涉及鐵路、公路、海運、航空和郵政的雙邊和區域運輸協定。中巴經濟走廊“兩大”公路和瓜達爾港、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及其港口城和漢班托塔港、肯亞蒙內鐵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瀾滄江—湄公河國際航道整治工程以及中俄跨境橋梁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啟動或投入運營。

中歐班列、跨境大橋、水電站等一批標誌性設施工程落地開花;跨境電商、合作工業園等創新舉措有力保障貿易暢通;從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亞投行,到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資金融通産生強大發展動力;跨境旅遊持續火爆、“漢語熱”興起,中國與沿線各國的文化認同不斷增強……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目前,世界經濟仍處於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後的深度調整期。世界經濟增長新動力尚未形成,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開展跨國互聯互通,提高貿易和投資合作水準,推動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本質上是通過提高有效供給來催生新的需求,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