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説巴基斯坦是中國的好朋友,中國人親切地稱巴基斯坦人為“巴鐵”,意思是巴基斯坦是中國“像鋼鐵一樣堅固牢靠的朋友”。那麼問題來了,“巴鐵”到底有多鐵呢?筆者在巴基斯坦駐外多年,在這裡和諸位念叨念叨,分享幾個親歷的場景。
場景一、拆除飛機座椅送帳篷到汶川災區
很多人對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記憶猶新。鐵哥們家發生了地震,巴基斯坦兄弟咋能袖手旁觀呢,袖子一擼,二話不説,開始了支援行動。
5月16日清晨,滿載救援物資的巴基斯坦軍用運輸機淩空起飛,前往中國,機上滿載著巴基斯坦政府捐助給中國地震災區的大批救災物資,包括300頂帳篷,500條毛毯、還有飲用水和各類藥品,接下來是第二批、第三批……為了騰出更多空間多運帳篷,救援人員甚至拆除了運輸機上的座椅,席地而坐。
2008年5月27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郊外的傑格拉拉空軍基地,巴基斯坦醫療隊隊員坐在滿載醫療設備的機艙裏,準備奔赴中國甘肅地震災區。當日,巴基斯坦醫療隊首批28名隊員帶著醫療設備搭乘兩架巴空軍運輸機前往中國甘肅蘭州。(新華社發)
此次援助,巴基斯坦光是捐贈的帳篷數量就達到兩萬頂,為此,“巴鐵”兄弟搬空了首都伊斯蘭堡的戰略儲備庫。
如果按市面價格推送,光這些帳篷的價格就超過400多萬美元。兩萬多頂帳篷對經濟並不發達的巴基斯坦來説是不小的開銷,中國駐巴基斯坦使館曾多次表示,希望為帳篷買單,然後以中方購買的方式將帳篷送給災區,但是幾經詢問,巴基斯坦國家減災局主席和巴方官員始終拒絕透露帳篷的價格——“中巴友誼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
此外,巴方還迅速組織了一支由28人組成的醫療隊,隨機奔赴災區參與救援。在首批醫療隊赴甘肅震區進行救援前,中國駐巴使館專門向巴基斯坦外交部詢問巴醫療隊的飲食安排問題,巴方給出了下面這樣的回復。
“不用操心醫療隊的吃飯、接待問題,他們是去救人的,有菜葉吃就行。”
場景二、自願為中國修路人守墓39年
説起巴基斯坦,不能不提被稱為“中巴友誼路”的喀喇崑崙公路,這條上千公里的路北起中國新疆喀什,南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穿越喀興都庫什山脈和帕米爾高原,將中國和巴基斯坦緊緊相連,被形象地稱為“天路”。
喀喇崑崙公路的修建歷史堪稱傳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冰峰雪原和懸崖峭壁間,中國應邀援助巴基斯坦建起了這條巴北部地區唯一的對外經濟生命線。經過十多年的辛勤努力,公路修建完成,架起中巴間唯一陸路通道,方便了北部地區人們的生活,數百名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卻在築路過程中犧牲,其中一部分人就長眠于巴基斯坦北部吉爾吉特市郊的中國烈士陵園。30多年來,巴基斯坦老人阿裏·艾哈邁德長期自願看護墓地,筆者曾專門拜訪。
到達陵園,穿過夕陽下的銀色大門,行走在青松翠柏間,一座白色紀念碑映入眼簾。碑文鮮紅:中國援助巴基斯坦建設公路光榮犧牲同志之墓。陵園規模不大,乾淨整潔,莊嚴肅穆。
2015年3月25日,在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吉爾吉特東郊丹沃爾村,阿裏·艾哈邁德在打掃中國烈士陵園。(新華社發)
在交談中,艾哈邁德回憶説,自己的住所離施工現場很近,曾親眼目睹了中國工人不辭辛苦修建公路的過程,深受感動。從1978年起,他開始自願為中國工人守墓,30多年來,無論風霜雪雨,天天清掃地面,修剪花枝。如今,陵園環境得到很大改善,艾哈邁德希望將看守陵園的接力棒傳給兒子。
幾乎每天都會有各國人士前往墓地憑吊,艾哈邁德説,在陵園的留言本上,“巴中友誼萬歲”的表述最多。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進入陵園需要得到艾哈邁德的同意,其中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説一句烏爾都語“Pak Cheen Dosti Zindabad!(巴中友誼萬歲!)”
片段三、中國人在巴基斯坦的明星待遇
你一定見過追星族,粉絲們圍住明星,索簽名,要合影,瘋狂得不要不要的,擠不進人堆裏的你在週邊羨慕嫉妒恨,心中暗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享受到這樣的待遇,該多好!
有沒有這樣的可能呢?有的!如果來到巴基斯坦,你會驚喜地發現,自己成了明星。無論走到哪,都會有巴基斯坦朋友上前來,拍著你的肩膀,喊著“brother”,要求一起合影。
上周前往巴基斯坦採訪時,我們就再次享受了明星待遇,當我們在伊斯蘭堡的拉瓦爾湖取景拍攝時,想採訪幾名“巴鐵”,熟料一群巴基斯坦人看到我們,立馬圍了上來,露出燦爛的笑容,要和我們合影,沒等我們反應過來,各種手機已經開始拍照了,照完了合影,還要照單照,之後再和我們握手,一臉的欣喜。
在拉瓦爾湖遇到的巴基斯坦朋友,熱情邀請筆者一起合影留念。(資料圖片)
在巴基斯坦有句名言:“寧舍金子,不捨中巴友誼”。筆者做過統計,高頻詞“中巴友誼”上百次登上《人民日報》稿件標題,見證著中巴兩國歷久彌堅的友誼。
巴基斯坦有一句話,叫中巴友誼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比鋼硬!巴基斯坦總理謝裏夫卻還覺得不夠,兩年前,謝裏夫總理對習近平主席説:“中巴友誼比最高的山還高,比最深的海還深,比最甜的蜜還甜,比最硬的鋼還硬。”
聽完筆者的介紹,你一定知道“巴鐵”到底有多鐵了吧!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零時差工作室 楊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