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八日,施工人員在西成高鐵陜西段作業。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攝

  2016年8月18日,西安至華沙的首趟中歐班列發車。姜峰 唐振江攝影報道

  2016年6月7日,嘉賓在莫斯科一場發佈會上使用華為手機。新華社記者 戴天放攝

  2月8日,中國中車出口緬甸新款機車在大連啟運。(圖片來源:中國中車官網)

  2017年春節假期,雲南迎來旅遊客流高峰,賞花專列穿過羅平油菜花海。楊文明 張俊攝影報道

  一名巴西農民展示自家的東方紅拖拉機。(新華社發)

  青島海西重機的生産基地。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攝

在中國坐高鐵是怎樣的體驗?近日,這個話題成為美國社交網路的熱議對象。中國高鐵不僅獲得各國網友的誇讚,也顛覆了許多外國人對中國製造的認知。事實上,除了社交媒體,近年來英國《泰晤士報》、美國《華爾街日報》等主流媒體,也多對高鐵、手機等中國品牌報以正面關注。

世界點讚中國高鐵,是中國製造形象提升的縮影。如今,中國製造不再意味著廉價、山寨和低質,一批中國品牌開始得到國際認可。而在海外媒體上,細心的人們也會發現,外媒對中國品牌的報道也開始變得“友好”起來。

擺脫廉價低質刻板印象

“我們都擔心中國貨品質差,但即便如此,它們對我們也有用處。比如,中國生産的電話和其他産品,方便了我們的生活。”2012年,英國廣播公司(BBC)國際臺以“我家的中國貨”為主題,向世界網友徵求意見和感受,其中,有名網友這樣表達他的看法。那時,在部分消費者眼中,“便宜”、“低端”、“湊合”是中國貨的代名詞。

4年後,為拍攝紀錄片《中國創造》,BBC的記者來到中國,在體驗了中國製造的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等産品後,該記者不禁感嘆“中國已經不再是那個只能批量生産他國創新産品的國家了,中國製造正在轉型為中國創造。”

如今,中國品牌在世界的認可度越來越高。麥肯錫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在品質相當和價格相差不多的情況下,62%的消費者更喜歡中國品牌,人數比5年前高出一半多。而另一項針對南韓消費者的調查顯示,有75%的南韓用戶曾購買過中國製造的數位或家電産品。而這些用戶中,有85%表示願意再次購買中國産品。

如今,“中國製造”正在迎來向智慧製造轉型的時代。隨著中國電子産品、建築材料、紡織品和汽車等出口越來越多,中國品牌形象也在逐步提升。而外媒也對近年來中國品牌的變化給予關注。

據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報道,2011年,中國售出的智慧手機約70%來自三大外國品牌:諾基亞、三星和蘋果。當時,國內電子産品大多被認為是廉價倣冒品,不被本國和海外市場認同。“而現在,過去了不到5年,情況已經發生變化。去年,中國銷量前10位的智慧手機有8個都是中國品牌。”報道稱。

德國《商報》報道稱,“沒有品牌,價格便宜,這曾經是中國商品的標準特點。然而,這些特點已經成為歷史。如今,設計和打造品牌成為很多中國企業的首要目標。”法國《回聲報》也表示,中國的生産商不再製造基礎産品,而是開始提高檔次。他們不再滿足於出口商品或者購買美國債券,而是越來越多地希望得到市場、技術與品牌。

低端製造走向高端創造

“中國公司大疆生産的‘精靈’系列無人機,是目前全世界最流行的無人機産品。”在去年美國《時代》雜誌推選出的“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50 款科技産品”中,中國大疆無人機榜上有名。

這不是中國新興産品第一次在世界主流媒體上嶄露頭角。美國《紐約時報》網站近日刊文稱,透過“中國製造2025”計劃,政府希望通過政策支援促進新興産業發展。在這一計劃的支援下,中國電池企業開始趕超日韓,機器人、飛機製造等領域也將得到扶持。

事實上,社交網路、移動支付、視頻直播等諸多領域的“中國式創新”也曾讓《紐約時報》發出感慨:“中國科技行業在某些方面已經領先美國。一些西方科技公司,正從中國企業那裏尋求創意。”在一篇報道中,《紐約時報》援引科技調研公司Stratechery的創始人本·湯普森的觀點表示,“中國抄襲美國的説法早已過時,在移動領域,美國已經開始抄襲中國”。

驚嘆于中國加強創新驅動,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外媒近期頻繁關注中國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美國《福布斯》雙週刊網站近日刊文指出,中國正試圖實現其“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的目標,該計劃旨在加強製造業創新,促進本土産品發展。報道指出,目前,中國高新技術産品的國內核心基礎零部件平均有50%以上來自國外。為了減少這種依賴,中國正專注于創建創新中心。“中國製造2025”旨在到2020年實現4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到2025年將這一比例達到70%。”

西班牙《世界報》則指出,中國不想只以一個廉價和污染工業中心的形象立於世界,而是希望到2025年成為以知識密集型産業為主導、最具經濟發展活力的高科技天堂。

“在過去幾十年中,中國企業已經從‘模倣者’進化為有影響力的‘創新者’。”路透社報道稱。

國家名片帶動世界發展

位於昆山的德國機械製造商比勒公司距離上海只有一小時車程。在工廠車間內,德國人馬庫斯·希普正使用一台高科技設備,將小金屬薄片製造成精密部件。

這是德國廣播電臺網站日前發佈的一篇報道中描述的場景。在報道中,馬庫斯·希普説:“以前中國企業既沒有資金也沒有對高科技設備的需求。現在發生了變化,因此我們在這裡有很好的機會:在中國獲得不菲利潤並銷售不少設備。”

報道稱,中國製造的轉型升級有利於德國經濟。中國將在機器人、飛機製造和可再生能源行業等領域重點發力,而外國經濟——也包括德國經濟將明確從中獲益。

德國媒體的報道反映出世界對中國製造的關注,尤其是中國製造能夠多大程度惠及世界。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關注了中國去年對海外能源項目的融資飛速增長的情況,報道認為,2016年,中國對石油、天然氣、煤炭、水力及其他能源設施的貸款總額大幅增長,且大部分指向發展中世界,這凸顯了其“基建外交”對發展中世界的吸引力,並加強了作為全球發展融資主要提供者的地位。

除了工業、能源等項目,外媒還關注高鐵、衛星等一批中國國家品牌對世界的影響。如今,神舟飛天創造“中國高度”,蛟龍潛海成就“中國深度”,高鐵飛馳跑出“中國速度”,北斗導航展現“中國精度”。這些國家名片在推動中國發展的同時,也造福世界。

美國《華爾街日報》聚焦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影響,報道稱,“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將成為首批加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這就意味著,到2018年,從東非到南太平洋的人們都可以用上中國的北斗二號系統,這些國家將享受中國的太空成就,通過北斗系統來刺激本國經濟,並促進新絲綢之路沿線的貿易。澳大利亞新聞集團則在報道中關注了量子衛星“墨子號”對資訊安全的影響。報道指出,中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為全球數字通信安全帶來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