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赫爾辛基4月3日電(國際觀察)老朋友的新合作——中芬合作歷史回顧與前景展望
新華社記者鄭江華 李驥志
應芬蘭共和國總統尼尼斯托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4月4日至6日對芬蘭進行國事訪問。這是習近平主席作為國家元首首次訪問北歐,也是中國國家元首時隔22年再次對芬蘭進行國事訪問。
芬蘭與中國有著友好的傳統交往歷史。兩國2013年提出構建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夥伴關係以來,在新領域的合作取得豐碩成果。輿論普遍認為,習近平主席此訪將成為中芬推動雙邊關係進一步發展的新契機。
傳統交往創下多個“第一”
中國和芬蘭雖相隔千山萬水,但建交67年來,兩國政治關係友好、經貿往來順暢、人文交流活躍。芬蘭在中國對外交往史上創下多個“第一”。
在政治方面,芬蘭是最早承認新中國並與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也是首個與新中國簽署政府間貿易協定的西方國家。
在經濟方面,中國連續14年成為芬蘭在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而目前芬蘭是中國在北歐地區的第三大貿易夥伴。2016年,雙邊貿易額達63.6億美元。
在人文交流方面,1952年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辦的第15屆奧運會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派運動員參加的奧運會。1988年,芬蘭航空公司開通了第一條從西方國家首都直飛中國首都的航線。2013年,北歐首家廣播孔子課堂在芬蘭揭牌。2015年,中國在芬留學生人數超過俄羅斯,成為在芬第一大留學生群體。
除了上述這些“第一”以外,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紀70年代初,芬蘭是少數積極支援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西方國家之一。中國實施改革開放以來,雙方高層交往日益密切,政治互信不斷增強,合作務實高效。
中國駐芬蘭大使陳立指出,中芬關係是不同歷史文化、社會制度和發展階段的國家間和平相處、互利合作的典範。
新領域合作成果顯著
2013年4月,習近平主席同尼尼斯托總統就中芬構建和推進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夥伴關係達成重要共識,為中芬關係發展指明瞭方向。從此,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持續深化,除傳統領域外,雙方在高新技術、清潔能源、創新創業、北極科研等新領域的合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績。
在清潔能源方面,2013年6月正式啟動的中芬“美麗北京”合作項目是一個典型代表。該項目旨在借助芬蘭在清潔技術方面的科研能力,探討改善北京空氣品質的有效途徑。在這個項目下,兩國環保機構和企業在與空氣污染密切相關的能源、建築施工、交通運輸、工業生産和污染監測分析等方面展開緊密合作。其中,得到中國民營企業注資並被控股的芬蘭雅威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利用芬蘭的專利技術生産針對中國實際情況的空氣凈化設備,成為中芬新型合作的典範。
在創新創業方面,2015年,中芬共同舉辦的“初創企業大會(Slush)中國2015國際創新創業大會”在北京舉行,中關村管委會同芬蘭貿易協會簽訂協議,創立規模約3000萬至4000萬歐元的中芬創新基金。
在北極合作方面,陳立介紹説,今年5月,芬蘭將接任北極理事會輪值主席國,中芬都期望以此為契機加強合作,共同維護北極地區穩定,促進北極地區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未來關係發展充滿潛力
當前中芬兩國都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改革關鍵期,發展戰略契合度高,蘊含巨大合作潛能。輿論普遍認為,習近平主席此訪將為雙邊關係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其中,“一帶一路”有望成為中芬務實合作的新增長點。
芬蘭地處“一帶一路”西北部延長線,在環波羅的海地區具有突出的區位、技術、資源和人才優勢。芬蘭一直積極響應中方“一帶一路”倡議,雙方正在探討在此框架下開展更多實質性合作。
此外,中國將承辦2022年冬奧會,而芬蘭是冰雪運動強國,雙方在冬季運動領域的交流合作也將得到加強。
中芬關係是中國與北歐國家關係中的一個典範。當前,北歐國家對華合作的態度更加開放積極,開展次區域合作的條件日益成熟,雙方關係發展迎來新的機遇。
陳立表示,中國和北歐國家都有意願推動中國-北歐次區域合作向前邁出更大步伐,使其成為中歐合作的有益補充。
瑞典安全與發展政策研究所認為,北歐國家加強對華合作,有望在快速變革的世界中“進一步證明”自己的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