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開羅3月16日電 在駐埃及外國記者圈中,一頭銀發、已為義大利安莎社工作26年的記者魯道夫·卡洛可謂一名“老記”。在近日隨埃及政府組織的外國記者團參觀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後,見多識廣的卡洛也連連表示“大開眼界”。

“今天是我首次在埃及走進中國企業的內部,工廠有條不紊和高效的節奏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卡洛對記者説。

卡洛參觀的是成立於2012年的巨石埃及玻璃纖維有限公司,其已建成投産的兩條玻璃纖維生産線總投入逾4億美元,年産16萬噸玻璃纖維。

“我們的産品主要供應歐洲、中東和埃及本土等市場。正在建設中的三期項目完成後,工廠的總産能將達到每年20萬噸。”巨石埃及人事部副經理王飛告訴記者。

王飛説,外國媒體普遍關注巨石為何在埃及建廠、企業如何應對中埃文化融合以及埃及員工比例等問題。“埃及員工在我們中層管理崗位佔比已超過60%,在一線崗位佔比則高達97%,外國記者今天實地參觀可以對這組數據有個直觀了解。”

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的開發運營由埃及泰達特區投資公司負責,目前已吸納入區企業60余家,吸引投資近9億美元,並已形成紡織服裝、石油裝備、新型建材和高低壓電器設備四大産業區。

在泰達公司一樓的展板前,一條表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光帶自中國發端,經過馬六甲海峽、阿拉伯海和紅海,自蘇伊士運河通往歐洲,吸引不少攝影記者在此拍照。

科威特通訊社駐開羅記者穆罕默德·阿卜杜勒表示,埃及近年來的經濟和安全狀況並不十分理想,許多西方企業忙著撤資,中國企業卻從中發現了投資機會。“這説明中國人不僅辦事認真,也具有獨特的戰略眼光。”

當天行程的最後一站是蘇伊士運河經濟區管理總局。總局負責人艾哈邁德·達維什博士向記者表示,蘇伊士運河是連接歐亞非的要衝,具備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運河走廊建設是埃及的國家工程,和“一帶一路”倡議擁有巨大對接潛力。

“泰達積極幫助我們向中國企業推介園區,中國企業在我們這裡實現産品的‘埃及製造’後,向超過20個非洲國家出口可以享受零關稅。雙方的合作是互利共贏的典範,”達維什説。

在從園區返回開羅的路上,記者問卡洛此行給他留下怎樣的印象。卡洛説:“眼見為實。此行之前,我對‘一帶一路’如何連通歐亞非缺乏概念。現在我十分確信,中國將在非洲未來數十年的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