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18日電 (記者 闞楓)“歷史是勇敢者創造的。讓我們拿出信心、採取行動,攜手向著未來前進!”2017年1月17日,在瑞士小城達沃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這句話結束他的演講,獲得全場掌聲。

這是中國國家主席首次站在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的演講臺上,此次年會主題為“領導力:應勢而為 勇於擔當”。

面對台下全球經濟領域的領軍人物,習近平在演講中,暢論全球及中國經濟,為世界經濟走出低迷亮出“中國方案”,彰顯中國對世界經濟的有為與擔當。

1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瑞士達沃斯國際會議中心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併發表題為《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的主旨演講。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開放與聯動

——為“全球化”消除雜音、提振信心

剛剛過去的2016年,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思潮出現,這讓人們對世界經濟的前景感到困惑與擔憂。觀察習近平在達沃斯的演講,對“全球化”的解疑釋惑可謂貫穿全篇。

“把困擾世界的問題簡單歸咎於經濟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實,也無助於問題解決。”習近平説,不能把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消解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讓它更好惠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

演講中,習近平也指出“搞保護主義如同把自己關進黑屋子,看似躲過了風吹雨打,但也隔絕了陽光和空氣。”

其實,從G20杭州峰會到秘魯利馬的APEC峰會,再到今次的達沃斯論壇,習近平已在多個場合呼籲要對經濟全球化決心不變、信心不減,強調開放、聯動對於世界經濟的重要意義。

“在世界經濟處於低迷和困惑之際,自我封閉和保護主義是飲鴆止渴,于他人無益,也解決不了自身的任何問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分析,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正確看待全球化、深刻理解全球化,倡導開放、協同與聯動的發展方式,是為世界經濟消除雜音、提振信心、鼓舞士氣。

從中國自身來説,在達沃斯的演講中,習近平也強調,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中國同一大批國家的聯動發展,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

“近年來,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發起成立亞投行,歡迎世界各國搭中國經濟的快車和便車,這些都是中國對世界經濟更為開放、協同、聯動所做的努力和貢獻。”崔洪建分析。

1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瑞士達沃斯國際會議中心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併發表題為《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的主旨演講。這是習近平同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施瓦布在一起。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創新與改革

——開拓世界經濟“換擋期”新動能

近年來,中國被視為世界經濟的“發動機”、“主引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發佈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高達39%。這樣的成績單也讓全球更為期待,在達沃斯,中國領導人如何給世界經濟“支招”。

“全球增長動能不足,難以支撐世界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在達沃斯的演講中,習近平用“換擋期”來描述當前世界經濟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

在習近平對世界經濟開出的“藥方”中,將“創新驅動”放在顯著位置,他指出,只有敢於創新、勇於變革,才能突破世界經濟增長和發展的瓶頸。在論述中國經濟時,他還特別強調了中國注重牽住創新這個“牛鼻子”。

專家分析,向創新要動力,向改革要活力,這是十八大後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發展思路,也是破解當前世界經濟發展困境的“中國方案”之一。

去年9月,習近平曾在G20工商峰會上指出“創新是從根本上打開增長之鎖的鑰匙”,在那次G20杭州峰會上,“創新”不僅寫入了峰會主題,中國還推動制定了《二十國集團創新增長藍圖》等系列成果文件。

“一方面,全球科學技術要創新,各國經濟發展模式要創新,國際貿易合作也要創新;另一方面,各國國內的經濟結構改革,世界治理模式和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也需要改革。”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分析,在世界經濟動能“換擋期”,中國呼籲敢於創新,旨在挖掘世界經濟潛能,強調勇於變革,意在為全球治理疏堵解困。

1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瑞士達沃斯國際會議中心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併發表題為《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的主旨演講。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公平與包容

——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堅持與時俱進,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堅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發展模式”,“要讓發展更加平衡,讓發展機會更加均等、發展成果人人共用”……

在達沃斯的演講中,習近平再度呼籲建立公正公平、包容普惠的發展模式,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回顧習近平在G20杭州峰會、利馬APEC峰會期間對於世界經濟的相關論述,公平、包容是他一再強調的關鍵詞。

在杭州,他曾指出“我們的目標是讓增長和發展惠及所有國家和人民”;在利馬,他曾強調“我們應該構建平等協商、共同參與、普遍受益的區域合作框架,封閉和排他性安排不是正確選擇”。

對於中國為世界經濟開出的這劑“藥方”,崔洪建分析,當前的全球化存在問題,這是全球共識,那麼世界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全球化?公平、包容、普惠,這就是中國給出的答案,這就是中國對於一個健康的全球化模式的理解。

“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擁有的財富量超過其餘99%人口財富的總和,很難期待這樣的發展可以高增長與可持續。”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黃平分析,在一個失衡與不公的發展模式中,“只讓參與、不讓受益”,這自然無法調動最廣泛人群的積極性。

王義桅也分析,包括各國內部的貧富差距,全球範圍的南北差距,地區之間的矛盾,新興經濟體與發達經濟體的矛盾等等,當前全球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歸根到底反映出發展模式的失衡與不公。要發展就離不開闔作,而要合作就一定不能是不公的、排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