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京共同發佈《京津冀藍皮書:京津冀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重點圍繞京津冀“區域協同治理”這一主題展開。報告顯示,近年來京津冀區域協調發展不斷推進,體現出很多新特徵。
整體上,京津冀區域産業分工更趨合理,産業差異化程度及協同化程度明顯提升,特別是京津、京冀的區域分工程度提升幅度較大,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等産業協同化程度不斷提高。
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的交通聯繫度相對較強,“三軸”發展具有較好的交通互聯基礎。藍皮書分析指出,北京、天津、石家莊仍是京津冀地區的關鍵樞紐,保定、唐山、邯鄲為區域性關鍵節點城市。2020年1-2月,在交通聯繫總量排名靠前的城市中,北京的交通聯繫總量為627.15,石家莊的交通聯繫總量為486.60,天津的交通聯繫總量為447.74,保定的交通聯繫總量為334.66。2019-2020年,交通聯繫度排名上升較為顯著的有京張(上升27位)、廊秦(上升14位)、廊張(上升11位)、廊承(上升11位),京張高鐵的開通有效加強了北京與張家口的聯繫強度,廊坊與京津冀北部地區的聯繫度也顯著提升。
京津冀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明顯等級特徵的協同創新網路,創新網路的凝聚力有所提升。從關鍵節點看,京津兩地是促進該網路各節點産生關聯的核心所在,石保廊是重要節點。2017年京津冀協同創新網路的凝聚力指數為0.6760,較2011年(0.6700)有所提高。産業結構差異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京津冀協同創新網路的優化,京津冀可充分運用各地在産業結構上存在的差異性,基於産業鏈開展創新合作,實現産業鏈和創新鏈的融合發展。
京津冀公共服務水準總體提升,各城市有待提升的領域各具差異。2010-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內部各城市的公共服務水準普遍提升,2017年綜合得分排名依次為: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邯鄲、唐山、秦皇島、滄州、張家口、邢臺、廊坊、承德、衡水。近年,京津冀三地公共服務水準差距雖有所擴大,但差距增速整體降低,差距擴大的速度由3.98%降至3.41%,協同發展成效顯現。
在京津冀區域協同治理穩步推進的同時,報告提出當前依存在六方面短板:區域協作網路綜合密度不高,跨區域地方政府協作程度亟待加強;雖都將戰略性新興産業和高技術産業作為各自的主導産業,但未能形成基於主導産業的産業鏈分工;冀北、冀中南地區交通聯繫不足,局部擁堵仍相對嚴重,京津兩地,衡水、滄州、唐山、秦皇島的高速公路擁堵治理面臨較大挑戰;環境治理成效對比長三角等地區仍待加強,京津冀城市的空氣優良天數雖然有所提升,但超標天數比例仍接近50%,PM2.5、PM10仍為主要的污染物,區域跨界治理以中央補償為主,地方省際橫向補償基金不足且多以項目形式出現,缺乏穩定的長效機制;河北尚未形成基於産業鏈佈局的創新鏈,産業連結不足,尤其是與京津的産業未能形成良性互動,導致創新鏈存在“斷鏈”現象,也導致河北對北京的技術承接嚴重不足;公共服務水準差距總體呈擴大態勢,供給模式單一。需要建立公共服務多元主體供給模式,整合教育、公共設施等不同領域的市場力量,利用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源,豐富公共服務配給模式,輔助政府實現公共職能,滿足人民的多樣化需求。(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陳之殷)
責任編輯 楊雪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