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1月12日訊(記者 嚴星)近年來,重慶實施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寶頂山大佛灣臥佛水害綜合治理等工程,成效顯著。11月11日下午,“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品質發展”網路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重慶大足石刻景區,探訪這裡的文物保護工作。
重慶大足石刻造像。(中國網記者 嚴星/攝)
重慶大足石刻造像始建於初唐,興盛于兩宋,歷時千余載,與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一起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1999年,大足石刻作為文化遺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中國網記者 嚴星/攝)
位於寶頂山石刻區大佛灣南崖的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集雕刻、彩繪、貼金于一體的摩崖石刻造像,既是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古代藝術精品,又具有獨特的宗教功能。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區發生特大地震,本已百病纏身的千手觀音更加岌岌可危。
勘查顯示,千手觀音造像有283隻手臂或手指存在不同程度殘缺,殘缺點403處,殘缺手數佔總手數的34%;法器存在37處殘缺,區域共有約3處殘缺,造像共有約11處殘缺;斷裂/裂隙90處,手部53處,法器24處,區域約有13處。
2008年,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啟動前期研究工作,2011年初完成方案設計通過專家評審,同年4月國家文物局批復正式啟動,2015年6月順利竣工通過驗收。
大足石刻研究院文物保護工程中心主任陳卉麗介紹情況。(中國網記者 嚴星/攝)
大足石刻研究院文物保護工程中心主任陳卉麗作為全國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石質修復組組長,承擔著修復工程中重要的石質本體修復。
千手觀音局部修復前後對比。(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圖)
千手觀音搶救性保護現場。 (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圖)
陳卉麗説,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沒有國內外經驗可借鑒。針對造像石質、貼金、彩繪出現的34種病害,她和團隊歷時8年攻堅克難,以充分認識文物價值為基礎、以尊重文物保護原則為指導,掌握高溫高濕氣候條件、凝結水、可溶鹽等環境因素的時空分佈規律,研發新型保護材料,組織微環境監測、微生物病害處理、三維掃描與虛擬修復、X探傷等多學科技術力量,順利完成了造像的保護修復工作,使歷經800年風雨侵蝕的千手觀音“金光再現”。
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開創了我國大型不可移動文物修復的先河,確立了我國石質文物科技保護的新標桿,被評為第三屆全國優秀文物維修工程。但石刻文物的保護,是世界性難題,它們不會因一次修復而終身無憂。
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長黎方銀介紹情況。(中國網記者 嚴星/攝)
“岩體穩定性需要長期監測和治理,守護文物安全是我們的首要工作,這就需要建立起保護網路。”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長、文博研究館員黎方銀介紹,目前,該研究院建立了現代化安全監測防範系統——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遺産監測預警平臺。
據介紹,該平臺監測內容涉及18大類70項,包含監測管理、數據管理、監測預警、領導桌面、分析評估、檔案管理、運維管理7個功能模組,通過各模組交互操作,可以實現對石刻監測數據、預警資訊、監測報告以及檔案數據的統一管理,實現了大足石刻重點保護單位的監測預警全覆蓋。“讓大足石刻監測工作實現從早期的人工記錄到現在自動化監測的跨躍,為大足石刻保護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黎方銀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