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六號衛星模型。(中國網記者 黃磊/攝)

中國網10月27日訊(記者 黃磊)10月24日,記者跟隨“2020·指尖城市”網路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國家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安徽數據與應用中心蕪湖中心(以下簡稱:高分蕪湖中心)探尋“城市大腦”的智慧來源。

據了解,目前,高分蕪湖中心基地一期建設面積約2000平方米,為科普教育及行業應用展廳,展示內容主要涵蓋通信、高分、北斗、地面調查、地下勘查、資訊化平臺等相關前沿技術應用場景,形成“天上看、地面跑、地下探”的城市綜合監管平臺。

數據資訊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

據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質勘察院空間資訊與衛星應用中心副主任桂翔介紹,高分蕪湖中心成立於2018年12月19日,曾先後承擔2018年度涇縣揚子鱷保護區應急遙感影像保障項目,蕪湖市“水清岸綠”遙感技術服務項目等。目前在軌使用的民用高分系列衛星有高分一、二、三、四、五、六、七號衛星,主要應用於應急救災、防汛抗旱、環保等多個領域。

對於智慧城市建設與高分衛星、北斗衛星之間的關係,桂翔認為,智慧城市的建設依託于大數據,而高分與北斗衛星則是為其提供數據的來源,對智慧城市的建設而言,如若不能提供持續穩定的數據作為基礎,任你治理系統建得再好,都沒有用。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模型。(中國網記者 黃磊/攝)

“高分+北斗”黑科技助力防汛減災

桂翔説:“由於高分蕪湖中心可隨時隨地與全省相關單位進行數據互聯互通,實行實時的、動態的有效監管,所以在某些領域的治理上成效顯著。”

桂翔舉例説:“在今年防汛減災期間,我們通過衛星監測到蕪湖很多站點都突破了歷史水位,於是立即向上級彙報,並通過更加詳細的衛星監測判斷出可能出現險情的具體位置,同時派遣地面應急調查人員去現場排查。此外,還使用物探儀為大壩‘做CT’,以‘天上看、地面跑、地下探’相結合的方式排查風險隱患。”

北斗衛星模型。(中國網記者 黃磊/攝)

在之前的相關報道中可以看到,高分成像、北斗預警等“黑科技”的確在防汛減災,以及保障老百姓生命財産安全中立下了不少功勞。

不僅如此,在環保領域,高分衛星的遙感影像也發揮了很大作用。以非法砂站治理為例,記者從該系統觸摸一體機上看到,通過多期衛星遙感影像圖層對比,可以很直觀地反映對非法砂站的治理和監管情況。

記者現場選取了蕪湖沿江1公里鳩江區岸段的灣裏部分,在2016和2017圖層中可清楚看到該段岸線被非法佔用為臨時砂站,江灘上黃色圓形部分為非法堆砂,通過2017年6月到12月長江岸線整治,該非法砂站全面拆除,圖層拉到2018年可見,江灘堆積部分已消失;將圖層拉到2019和2020可見,該段岸線已徹底實現復綠增綠。

據悉,為了能更好地完成數據接入、管理與維護、共性處理等基礎支撐功能,高分蕪湖中心將著重提升高分遙感影像、北斗大數據應用水準以及多源數據融合能力,讓數據資訊更加精準。並不斷完善建立“通訊衛星、導航衛星、遙感衛星”立體化服務體系,推動“高分+北斗”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保障“數字江淮”,“數字蕪湖”建設工作,引領安徽省大數據産業發展和智慧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