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端二維碼

今日頭條二維碼

英媒關注中國經濟“雙迴圈” 或為“十四五”規劃鋪路

上海洋山港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中國網8月31日訊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雙迴圈”成為中國政府會議上的熱詞。文章指出,多位分析人士表示,“雙迴圈”可能成為“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主線,引導未來多年中國經濟走向。

8月24日,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對外開放問題,強調要“以高水準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動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外媒引用中國財政學者賈康撰文稱,將“雙迴圈”僅僅解釋為以後要自力更生是“極端化認識”,“帶有明顯偏差的理解”,“雙迴圈”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地聯通,內外需相互促進,綜合發力。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資深經濟學家錢智俊發佈報告指出,面對全球化的歷史性困局,中國“雙迴圈”並非走向“閉關自守”,而是選擇通過向內發力,為高水準開放打開向外空間。

他們認為,“內迴圈”的産業升級預計將推動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為中國經濟融入全球體系打造新的戰略支點,優化“外迴圈”中國際分工的路徑。

此外,BBC認為,長三角也成為第一個與“雙迴圈”聯繫到一起的區域。在安徽省合肥市召開的會議上,習近平再提“雙迴圈”,並要長三角區域發揮多項優勢,“積極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路徑”。

文章稱,中國作為一個後發大國,第一階段通過技術引進成功實現技術進步。

然而在第二階段,由於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和當今前沿技術越來越複雜,單純依靠技術引進已經越來越難,因此中國必須轉而依靠自主研發和創新來實現技術進步。

與此同時,中美博弈已從最初的貿易領域向科技、泛政治和金融等領域蔓延。

本月早前,華為表示從9月起將無法生産旗艦麒麟晶片,因美國對華為供應商的施壓,導致華為的海思半導體無法繼續生産這一關鍵的手機零部件。

綜合這些原因,中國在科技創新上實現“內迴圈”也成為外界討論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