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武漢7月5日訊“讓市民有水吃、吃好水!”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承諾和願景,卻讓隨州玉龍供水人付出了畢生心血。“五次遷移取水口,二次置換水源,二次水庫抽水翻壩,可謂步步驚心、不堪回首!”回憶這段歷史,隨州市玉龍供水公司的老職工們不禁思緒潮涌,感慨萬千。

湖北隨州封江水廠取水口。資料圖

每一次遷移,宛如一次為擺脫污水圍剿的忍痛與放棄;每一次置換,宛如一場痛定思痛的“戰略轉移”;每一次抽水翻壩,宛如一次翻山越嶺的孤注一擲。有人不解、有人疑問、有人關切……為什麼要遷移取水口?為什麼要置換水源?供水成本為什麼居高不下?玉龍公司急需給人們一個答案,也急於想給人們一個明白。

水質保衛戰——五次遷移,五次避離

隨州市城市供水始於上世紀60年代的第一個水廠——“隨縣城關鎮自來水廠”,到今天的玉龍供水公司,走過了60年的歷程,前30年屬於“量”的滿足,後30年是“質”的飛躍,讓市民從“有水吃”到“吃好水”。

隨州市區無客水過境,沒有大江大河,屬於缺水偏重城市。流經隨州城區的涢水和㵐水,均為封閉性流域水,極易被污染。隨縣城關鎮自來水廠由於資金及當時城市規模限制,日供水量僅600噸,水源取自㵐水,取水口在㵐水一橋附近。

曾經的隨州㵐水一橋。資料圖

隨著區劃變更和城市人口增長,㵐水河的污染越來越嚴重,污水不知不覺侵蝕取水口。到1984年,經勘測考察,對取水口進行了第一次遷移,移至位於涢水河齒輪廠大門旁。“這裡是個回水灣,水深潭靜,不僅便於施工,而且相對來説能保證水質。”負責技術的原公司副總蘇明理説,當時按日供6萬噸進行設計,投資700萬元以上。經過近一年施工,1984年底,㵐水一橋取水口關閉,新取水口正式啟用。

隨著城市框架不斷拉開,隨州開始由小城市向中等城市邁進,城區供水越來越不能滿足城市建設和發展需要,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為解決總體水量不足問題,1993年,隨州市政府開始建設白雲湖大壩,既增加城市景觀,又增加蓄水能力,城市供水水量得到了保障。

量的問題解決了,但其他問題隨之而來。隨著㵐水二橋的建成通車,隨州城區開始向㵐水河上游擴張。白雲湖大壩攔截了涢水和㵐水,但也同時蓄積了清水和污水,使得白雲湖這個“大水缸”水質日趨惡化。㵐水河的污水涌向白雲湖,白雲湖水再逆流而上,倒灌到涢水河,新的取水口再次陷於污水的漩渦之中。

取水口二次遷移再次被提上議事日程。1997年,取水口被迫遷移到涢水齒輪廠上游王福窯河段。此處離原取水口2公里,離市區8公里。供水公司拆掉了白雲湖老水廠,投入鉅資新建了一套現代化的水廠——新白雲湖水廠。

但是,污水並沒有給供水公司喘息之機。1999年,王福窯取水口再次陷入污水的包圍之中。

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守衛戰,水源地一而再、再而三被污水圍攻,取水口一次次被逼遷移。污水進,取水口退;取水口退,污水進,幾乎成了惡性迴圈。在與污水的博弈過程中,一次次鉅額投入,一次次拆了建、建了拆,並沒有換來一勞永逸的日子。

告別白雲湖——二次置換,徹底 “脫胎換骨”

2000年地級隨州市成立後,隨州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隸屬於城建系統的自來水公司與水利系統的先覺廟供水站合併,成立了隨州市供水總公司,統一了城市供水範圍。

新世紀初,大多國有企業面臨改制,為解決隨州自來水公司發展瓶頸難題,2004年6月,在隨州市委、市政府的主持下,自來水公司完成了國有企業向股份制企業的改制,“隨州市玉龍供水有限公司”由此宣告成立。

新改制的公司困難重重。一是之前過億的債務由新公司承擔;二是污水的困擾時時對公司進行“得寸進尺”的“騷擾”;三是市民要求吃好水的呼聲日高,隨州市政府再次對水源問題提出了高標準、嚴要求。

經歷了前幾次取水口遷移的教訓,玉龍公司開始轉換思路。他們提出了一個大膽設想:能否從先覺廟水庫或封江水庫引水,進行水源置換?

這兩個水庫,都遠離隨州城區。玉龍公司清楚地意識到,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也必將是一次龐大的資金投入。但為了城市供水安全,他們沒有膽怯,沒有退卻。公司管理層和骨幹大多是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走過來的人,特殊的年代賦予了他們責任感和使命感。“為了讓隨州市委、市政府的民心工程落在實處,投入再大、困難再多,也要讓人們吃好水,吃上放心水!”

㵐水一橋過河管道施工。資料圖

2005年3月,根據隨州市委、市政府專題會議協定,隨州市城市供水提檔升級和水資源置換準備正式啟動。這次不再是單純地遷移取水口,而是水源置換、水廠新建三駕齊驅。

2005年10月1日,在原先覺廟供水站鏟起第一鍬土,拉開了隨州市立交橋水廠建設的序幕。負責此項工程技術的包貽斌總工程師感慨地説:“那真是一個奇跡!100天建成了一個水廠,其困難和速度簡直令人難以想像。”2005年12月20日,立交橋水廠實現了正式通水,取得了“百日會戰”的全面勝利。水廠日凈水能力從以前的不到1萬噸一下子提高到8萬噸,緩解了城市供水壓力。從此,先覺廟水庫的水佔了隨州城市供水範圍的半壁江山。

2019年5月先覺廟水廠新擴建2萬噸濾池。資料圖

此時的隨州市民明顯地感覺到了區別:一到夏天,從先覺廟水庫供出的水是涼的,而白雲湖這邊的水卻是熱的。儘管白雲湖水大部分時間也屬飲用達標水,但為了讓全市人民全部吃上水庫裏的天然水、自然水,滿足城區優質水的供應。2011年,玉龍公司請來中南設計院對擴建水廠和引水工程進行論證設計。為解燃眉之急,玉龍公司在車水溝緊急建了一個取水口,以供隨縣城區及經濟開發區供水之需。

玉龍公司清楚,這樣下去絕非長久之計,必須全面建設封江水廠,才能徹底解決兩個城區以及兩個開發區的安全供水問題。2012年12月,按照隨州市政府總體規劃,封江水庫水源地10萬噸/日一期工程正式動工。這一次,取水口選擇在水庫裏面,與之前截然不同,必須築壩、圍堰才能作業,其深度為20米,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封江水廠平流池。資料圖

時值冬季,工程還沒進行到一半,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圍堰裏面出現了滲水現象,如不採取緊急措施,就會迅速形成管涌,所有設備及前期工程將毀於一旦。總工程師包貽斌當時正在吃飯,接到電話他丟下飯碗火速趕到工地,指揮工作人員迅速買來巨型槽鋼和砍來大量活松,終於堵住了滲水,避免了幾百萬元的經濟損失。

回想起這件事,包貽斌倍感欣慰:“當時我馬上退休,這是我水利生涯裏的最後一個工程,我不能讓它留下遺憾,我要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封江水廠加壓泵房。資料圖

2013年12月20日,水源置換工程圓滿完工,對以前白雲湖的水源進行了徹底置換,隨州60萬城鄉居民吃上了好水,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質。而玉龍公司卻以報廢了兩個白雲湖水廠為代價,兩項水源置換投資額高達4.7億元,相當於400名公司員工每人損失了100多萬元。

告別白雲湖水廠,許多老職工淚流滿面,那裏面有他們的心血、有他們的付出、有他們的奉獻。但看到一股股清流隨著水龍頭嘩嘩流進千家萬戶,他們又感到一種自豪和欣慰。

在歷屆隨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玉龍公司經過整整20年的不懈努力,終於讓隨州城區居民全部吃上了先覺廟和封江水庫的天然水,踐行了“玉龍供水,供優質水”的社會服務承諾,實現了“讓市民吃好水”的華麗蛻變。

責任扛在肩——成本疊加,城市供水政策性虧損

水源置換了,管網改造了,網路形成了,飲水安全了,然而,玉龍公司的供水成本也上去了。

特定的水壞境,決定了特定的供水成本;特定的水環境,決定了加倍的付出;特定的水環境,決定了要承受巨大的考驗。供水成本就像一支溫度計,忠實地記錄下歷次取水口遷移和水源置換的軌跡。

今年疫情期間,隨州玉龍公司工作人員搶修保供水。資料圖

市民要求吃好水的願望合情合理,政府為改善民生擴大供水規模和引進優質水源是城市發展所需,玉龍供水公司精心組織、保證投入、科學施工是職責所在。然而,隨著水質的不斷改善、建設的反覆投入,使得隨著城市供水成本不斷累積居高不下。經測算,該市供水成本已疊加到3.46元/噸,除去污水處理費和垃圾處理費,供水公司收取的生活用水價格為1.5元/噸,成本價格倒挂,形成政策性虧損。

在理念和行動上,隨州城市供水比府河流域下游城市早走了10多年,有的城市至今還在飲用府河的水,也即白雲湖下游的水。而玉龍公司從2005年就廢棄了雙橋水廠,以先覺廟水廠8萬噸/日滿負荷向城區供水;2013廢棄了白雲湖水廠,以封江水廠向隨縣、隨州城區供水。這個社會效益,無法用金錢、數字來衡量和估算。

隨州市玉龍公司負責人表示,雖然暫時背負了近十個億的債務,但隨州市委、市政府一直在關注和關心公司運作和發展,正在積極尋求化解辦法,相信在政府關懷下,一定能度過眼前難關。“我們不僅僅是供水生産者,更是大自然的搬運工!我們不計成本、與污水博弈的這場戰爭,必將載入隨州供水的光輝史冊,風雨過後必有彩虹!”

水滋潤萬物,卻從不居功自傲;上善若水,既是水的品質,也蘊含著隨州玉龍供水人的精神。 (文/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