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5月28日訊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28日在北京閉幕。會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在談到“穩”“保”與市場化改革的問題時,李克強強調,要讓新的市場主體更多地“長”出來。

記者:講到今年的經濟工作我們聽到頻率最高的詞就是“穩”和“保”,請問這和市場化改革之間是什麼關係?政府在這方面的重點是什麼?

李克強指出,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經驗表明,越是困難越要堅持改革,我們宏觀政策提出的穩和保是通過市場主體去支撐的,而且是圍著市場主體的困難和關切去做,這本身就是市場化改革的做法。

我們首先是要讓市場主體活下來。政策的真金白銀主要是為市場主體紓困,激發它們的市場活力。真金白銀要確保落到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身上。這次政府工作報告説要留得青山、贏得未來,我們現在有1億2000萬市場主體,他們就是青山,留住他們,就會贏得未來。

不僅要讓市場主體活下去,更重要是通過“放管服”改革把它們激活起來。要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打掉那些不合理的條條框框,使它們公平競爭。這種措施看似無形,但能創造出有形的財富,幹好了,不亞於真金白銀的投入。

再有就是要讓新的市場主體更多地“”出來。大家都知道,這次應對疫情中,像網購、快遞、雲辦公等等一些新業態是逆勢增長,有的營業收入增長了三分之二。而且現在新業態還層出不窮,這和我們這些年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品質發展,推動發展新動能,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都有關。

李克強強調,我們已經有經驗,就應該把這些經驗推廣開,促使新動能、新的市場主體更多地成長。今年我們還是要努力做到平均每日新註冊企業2萬戶左右,這是觀察中國經濟活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我們重視中小微企業,並不是不重視大企業,我們還是希望大中小企業共生共榮,而且期待一些中小微企業將來會成長為大企業,這樣形成一個互相融通發展的局面。今年我們不僅要看紓困政策用得怎麼樣,還要看營商環境的改善是否明顯,這樣可以産生乘數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