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麗:文藝工作者腳步要向基層延伸 為“文化脫貧”添把柴 | 建言中國027

發佈時間: 2020-05-26 09:44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江虹霖

【編者按】今年央視元宵特別節目中,全國政協委員、著名影視演員張凱麗含淚朗誦《中國阻擊戰》上了熱搜。“疫情期間,很多以‘抗疫’為主題的文藝作品得到百姓高度認可,不僅是因為這些作品水準過硬,更因為它們表達出了群眾共通的情感”,張凱麗對此有著深切的感受。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小組會議上,張凱麗發言呼籲:文藝工作者要將腳步更深地向基層延伸,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她説,脫貧攻堅進入決勝之年,文藝工作者應更深入地參與“文化脫貧”,應為文化薄弱地區“再添一把柴”。

《建言中國》欄目是中國網政協頻道、中國網議庫平臺原創欄目,轉載請註明出處。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影視演員張凱麗

以下為中國網政協頻道、中國網議庫平臺根據張凱麗委員的政協小組會議發言整理編發:

持續堅定文化自信 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中華民族有強大的文化創造力。每到重大歷史關頭,文化都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為億萬人民、為偉大祖國鼓與呼。”

我們一直以來都在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而這樣的自信就來源於我們強大的文化創造力,持續活躍的文化創造力,也更有助於滋養發自我們內心深處的文化自信。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對此我感受頗深。

就從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來看,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堅守崗位、共克時艱,我們文藝工作者也不例外。眾多同行在疫情期間推出的“抗擊疫情”文藝作品也令人動容,得到了百姓的高度認可、鼓舞了士氣。

在央視元宵節特別節目中,我參與了朗誦類節目《中國阻擊戰》的演出,這個節目後來上了微網志熱搜,在網上的二次傳播中又産生了很好的反響。同一個題材的眾多作品為什麼能在此時得到百姓如此高的認可?我想,不僅僅因為這些作品水準過硬,更因為它們表達出了廣大人民群眾共通的情緒與情感,這與文藝工作者們的素養是分不開的:業務素養過硬毋庸置疑,而更多的是肩頭這份對社會的責任、心中這份對人民的感情。1998年特大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南方雨雪冰凍災害……每當國家、人民處於危難之時,文藝工作者都能第一時間創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來撫慰、溫暖一顆顆心靈,振奮信心,為大家渡過難關而助力。

其實,這背後,支撐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心理基礎就是——文化自信,我們對自己的文化首先要有高度的認同和深入的理解,才能將這樣的認知外化到創作、表演中。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基因中,向來就有患難與共、風雨同舟的理念,而社會主義文化的根基更來自人民,所以當國家、人民處於危難中時,我們內心深處的這種文化基因自然就被激發出來,再加上“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業務積累,創作出打動觀眾、有時代印記的文藝作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為此我提出以下建議,與大家共勉:

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人民奉獻出更多精品力作。 文藝工作者的“初心”就是——為人民服務,文藝工作者的“使命”就是——創作出優秀的作品,正如習總書記指出的:文藝工作者應該牢記,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靜下心來、精益求精搞創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二、將腳步更深地向基層延伸,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在中國文聯的帶領下,一直以來,大批藝術家都在持續深入基層,了解百姓生活,從而創作出源於生活且高於生活的作品,受到百姓喜愛。當下,我們更應將這樣的優良作風堅持、延續。即使在此次疫情之後,我們廣大文藝工作者也還是應該在創作、表演的過程中保持這樣的狀態,將根基深深紮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紮在基層,這樣才能更準確地用真情實感來反映時代、反映人民的喜怒哀樂,藝術生命才能更加旺盛、持久,不愧於社會主義文藝工作者的身份、不愧於時代、不愧於人民。

三、脫貧攻堅進入決勝之年,文藝工作者應更深入地參與到“文化脫貧”中來。扶貧不僅要扶物質,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多年來,文化下鄉開展得如火如荼,各大文藝院團、廣大文藝工作者應為文化薄弱地區“再添一把柴”,共同助力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四、堅定文化自信,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使者。近年來,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思想價值體系越來越受到關注,並逐漸受到海內外更多人士的喜愛。作為社會主義文藝工作者,應該立足傳統文化土壤,不僅自身應汲取更多傳統文化的精髓,而且應將這樣的精髓融入文藝作品中,傳播給更多人,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讓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被世界各國的朋友們所感知、所喜愛,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中華大地這片土壤孕育了獨具魅力的特色文化,更成長起了一輩又一輩的文藝工作者。中華傳統文化是最適合我們這片土地的精神養料,它使我們自信而不自滿,自信的心態更激勵我們前行。我想,我們不僅應該傳承好傳統文化,更應在新時代,腳踏實地的以人民為中心,一如既往地發展好具有時代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

我們只有更加堅定文化自信,將民族文化傳承、發展好,才能在振奮精神的同時,更好提升人民的文化幸福感、文化獲得感,在新時代的今天,使社會主義文化更加繁榮,也才能更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推薦閱讀:

人口老齡化“壓力山大” 印順委員建議加快暢通智慧養老産業鏈 | 建言中國026

施維雄委員建議更改港人“兩證”名稱 彰顯國家公民身份 丨 建言中國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