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5月24日訊 (記者李智)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逐漸形成“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局勢。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我國對外傳播工作更是面臨種種挑戰。
“西方之亂、中國之治”: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全國兩會期間,記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主任張樹華。他強調,政治傳播與文化交流必須認清國際形勢和世界政治輿論生態。“西方之亂、中國之治”為我國對外講述中國成就、中國價值、中國文化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和國際條件。
張樹華表示,中國文化走出去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既要突破幾百年來形成的西方話語霸權的包圍,又要面臨愈發焦慮的西方世界百般抵制和詆毀。因此,做好文化傳播工作,首先應“苦練內功”,同時必須分清“道與術、虛與實、表與裏、輕與重、緩與急、軟與硬”,研究制定清晰而長遠的戰略和策略,設計好相應的路線圖與時間表。
他指出,文化走出去不是建橋修路那樣照著圖紙就能完成的簡單工程或技術活兒,而是類似播種耕作一樣,需要風調雨順和滿足各種條件才能收到預期的良好效果。近些年來,國際局勢風雲變幻,這是對外文化傳播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外部因素。要想更好地開展工作,首先就需正確認識當今世界形勢和國際格局變化。
當今世界的意識形態之爭和地緣政治爭奪日趨激烈,逆全球化、排外主義、民粹主義等思潮抬頭。這些因素都給國際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鑒帶來重大影響。
張樹華認為,在這個時期,以傳播文化等形式塑造國家“軟實力”、維護國家美好形象仍然重要,但更要敢於以直接而顯見的方式迎接網路戰、資訊戰、輿論戰甚至混合戰。
對外傳播:不應一味地緊盯西方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圍繞我國和世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著力提出能夠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我們不僅要讓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還要讓世界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讓世界知道“發展中的中國”、“開放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
張樹華告訴記者,在做外宣工作時一定要內外有別,不能把內宣工作的模式用在外宣上。應當分清國家形式,不能簡單地將中國模式翻譯成外文,不加區分地填鴨式灌輸向海外。
他建議,調整和優化對外文化傳播的路線圖。面對西方軟硬實力構築的“銅墻鐵壁”和話語霸權,對外文化傳播可以學習中國革命“農村包圍城市”的經驗,在“一帶一路”沿線找“支點”,走邊緣,走“小國”帶動“大國”“小圈”包圍“大圈”之路。
“由於政治立場問題,一些西方國家很難真正聽進去我們的聲音。但是世界上不是只有他們,還有數量龐大的第三世界國家。在這些國家,有很多人想了解真正的中國,也更加願意傾聽‘中國故事’。”
他強調,世界是個大賽場,不是只有西方國家。
面對西方世界豎起的意識形態堡壘和思想鐵幕,要學會避其敵意和鋒芒,眼光不只集中在“紐約時代廣場”或“維也納金色大廳”。不妨順勢而為、另辟蹊徑,對外文化傳播注重一些“關鍵小國”, 把重點放在周邊和亞非拉等廣大地區,做好東盟、俄羅斯和中亞等近鄰國家的工作,闖出一片新天地,傳播效果會更好。
建議設立國家形象委員會
張樹華表示,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更好公共産品,是提高我“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正道。美國對外政策的反覆與“軟實力”的興衰啟示我們:要尊重對手、尊重別國,哪怕是小國。追求“軟實力”絕不是一味地追求話語霸權,也不是一味地炫耀文化文明的優越性,更不是傲慢地對外輸出價值觀,而是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産品,才是國際社會溝通民心、合作共贏、進而提高國際影響力的正道。
他提到,要注重經貿合作與人文交流“兩條腿”走路。加強此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不僅可以促進相互了解,還可有效降低文化抵觸心理。應進一步挖掘和擴大漢學家隊伍,提高“友華、知華人士”,讓漢學家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先鋒和媒介。
“借船出海”,積極利用國外漢學家語言(特別是小語種)資源和優勢,鼓勵外國人自己主動翻譯介紹習近平思想,既調動海外漢學家的積極性,又有利於準確和有針對性地傳播中國思想,各得其所,一舉多得。
積極推動孔子學院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擴大中外文化領域的合作交流。孔子學院與孔子課堂是開展國際中文教育的重要平臺,十餘年來在推廣漢語國際教育、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孔子學院建設與發展尤其是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值得高度重視。
此外,張樹華還建議設置專門的國家形象管理委員會,聘請專家和學者,引入專業形象設計團隊。根據他此前的研究,俄羅斯總統就有總統專業的形象團隊;2009年,俄羅斯政府成立直屬總統的國家形象委員會,負責改善本國國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