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2月27日訊(記者 張艷玲 通訊員 童萱)2003年非典爆發那一年,華中科大同濟醫院李貴剛醫生剛好畢業留校,在眼科擔任住院醫師。17年後的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作為眼科教授、主任醫師的他,主動請纓再次當回“住院醫師”。他説,“因為專業原因,我無法承擔重症患者的主要治療工作,但做好基礎工作我一定行。”
話雖説得輕鬆,從單獨帶組的教授回到做最基礎工作的住院醫師崗位,李貴剛其實做了最充足的準備。
“穿防護服是頭一遭,所以我看了至少五遍視頻,還參加了兩次講座。”1月初,隨著新冠肺炎病人越來越多,同濟醫院發熱門診擴充,李貴剛就報名要上一線,準備聽從醫院安排隨時上前線。“大部分醫務人員在發熱門診和病房一線工作,餘下的負責急診和手術。我是黨員,41歲,又比較年輕,當然要帶頭。”
為此,他一方面向科裏已經在新冠病毒肺炎病房工作的年輕醫生請教需要注意的事項,一方面自己給自己補課,了解傳染病的相關常識。
2月5日,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主動開闢床位830張,成為“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危重病人救治的定點醫院”。李貴剛接到通知,將自己負責的E1區4樓眼科病房進行整理改造。
“當時心情很沉重,我在這裡工作了3年,見證她從開診時大家的擔心到現在的信任,這裡的48張病床我都曾經駐足過,這裡工作區域的每一個角落我都像家一樣那麼熟悉。現在,她卻要變成另一番模樣。”
2月9日,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經過改造開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李貴剛就成了第一批發熱病房的住院醫師。
真正面對新冠肺炎,對於從未接觸過傳染病人的眼科醫生來説,並不輕鬆。2003年,因為非典的緣故,李貴剛作為住院醫師並沒有在真正的臨床一線,主要參與的是給研究生發放預防性的藥品這一類後勤保障工作。他印象最深的情景,就是從北京回來找工作的同學被隔離。當時每個人戴著口罩,嚴陣以待的樣子他難以忘卻。
而這一次,卻是真槍實幹了。
發熱病房的病人都是危重的新冠病人,在由專業的呼吸科、ICU、急診科專家組成的醫療團隊裏,作為眼科醫生能做什麼呢?就是一名住院醫師。
“我給自己的定位是,值一線班、夜班,做最基礎的臨床工作;照顧病人、問病史、寫病歷、開醫囑,做好上級醫師的助手。”從頭開始,李貴剛給自己佈置了任務。
2月9日當晚,李貴剛第一次進入污染區,照顧病人。半個小時,在二線醫師和護士長的幫助和監督下把自己武裝完畢。密密實實的防護服讓他感覺很悶,他能清晰地聽見自己的呼吸。踏入病房之前,他仔細檢查了幾遍自己的防護服,回憶自己穿戴的每一個步驟,擔心自己會不會防護不嚴造成職業暴露。
“但當進去看到病人,就忘記害怕了。”
問詢病史、收集資料、做好記錄……面對被病痛折磨著的病人,他説自己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便於上級醫師給每一位病人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
管理著病區十幾個病人、三天一個夜班、上報報表、協助自己所在的寧波援鄂醫療隊完成醫囑和檢查、參與搶救病人……李貴剛這個住院醫師當得很稱職。他説剛開始確實會有些不習慣,因為很多年沒有做過,但很快就得心應手了。
病區有一位食道癌晚期的新冠患者,2月10日入院時情況已經非常糟糕,無法進食,家屬表示不接受插管,也已經做好了訣別的心理準備。但李貴剛沒有放棄,儘管是作為新冠肺炎病人收治入院,但他對於其癌症治療史也仔細詢問,使用什麼樣的藥物,何時接受放化療……無一遺漏。
“因為我自己帶組的時候,我知道我需要什麼資訊來做出診斷和治療,這可能也是我重新當住院醫師的優勢。”李貴剛説,作為住院醫師,除了給上級醫生提供患者詳細的病史和檢查結果,還要注意每個患者的特殊性。也正因為此,他對病案的品質有著嚴格要求,也會給醫療隊提出合理使用激素,加強中西醫協同治療等合理化建議。
因為是這個小組裏面最年長的“住院醫師”,李貴剛被醫務處臨時委任為“樓長”。由於年資比大家高一些,大家生活上和工作上的困難或不熟悉的情況都願意來請他協調解決。醫療隊的醫生眼睛因為紫外線照射有一些不舒服也找他諮詢;遇到患青光眼的新冠患者,醫療隊還請他進行了會診,他義不容辭,“能為醫療隊解決後顧之憂是我的榮幸,也是職責所在。”
如今,李貴剛還在一線堅守,他説,其實在同濟醫院,像他這樣在抗疫一線“非專業”的醫生並不少,“做我們能做的,做到我們能做到最好的,就是疫情面前每個醫生的職責。”
“希望每一位危重病人儘快治愈出院,光谷院區重新回到之前美美的樣子,大家都能摘下口罩,我能儘快回到眼科病房工作。”這是李貴剛此時最大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