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月15日訊(記者 彭瑤) 中國減貧有何寶貴經驗?緬甸減貧面臨哪些挑戰?中緬雙方如何深化合作推動減貧?1月14日,在緬甸仰光召開的“當代中國與世界——中緬智庫對話會”上,中緬兩國專家學者聚焦減貧問題,同尋“富民良方”,共謀繁榮發展。
1月14日,“當代中國與世界——中緬智庫對話會”上,中緬兩國專家學者聚焦減貧問題,深入交流。中國網 彭瑤 攝
近年來,中國扶貧工作卓有成效。數據顯示,中國農村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8年末的1.7%,6年累計減貧8239萬人,年均減貧1373萬人。2019年,中國每人平均收入超過1萬美元,2020年將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研究員趙江林説,中國今天取得的成就是中國政府在過去40年中通過推動大規模工業化進程實現的。中國推進出口導向型戰略,密切與世界的關係,擴大投資,保持較高的資本積累率,並不斷完善發展環境。這些經驗可以為緬甸未來減貧、發展經濟提供借鑒。“中緬經濟走廊目前已進行到實質建設階段,可以起到推動緬甸工業化進程的作用。希望中緬經濟走廊能夠成為緬甸減貧的平臺,也成為促進中緬關係深度友好發展的平臺。”
“經濟增長是減貧的主要動力。”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院長鄭新業認為,當今的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要融入全球價值鏈,找到自己的定位。把全球化帶來的紅利在不同地區、不同人群和不同行業間分配。同時,不能輕易對外資進行國有化,要保護外資權益,讓技術和經驗留下來,善用外資為本國人民服務。政府還要做好精準扶貧,精準施策,重視教育與醫療。
緬甸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講師佩蘇寧博士表示,貧困認定十分重要,收入無法解決溫飽是真正的貧困。越貧困就越落後,越落後也就越貧困。緬甸貧困人口的數據存在缺失,一些被普查對象並不願意被劃歸到貧困人口中。要讓那些真正了解貧困狀況的人和當地的社會組織參與減貧,儘量避免傷害到貧困人民的感情,理解他們的痛苦和需求,有效開展工作,讓扶貧舉措更得人心。
“農民是緬甸的主要貧困人口,緬甸的農業生産力相對較弱,農民的增收情況直接影響減貧效果。”緬甸外交部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吳巴拉埃發現,農民往往承擔了過多的費用,包括辦理農業貸款時要單獨支付的表格費、灌溉區的供水服務費等。政府如果無法提供足夠的良種,農民向一些小商販購買時上當受騙,到了收穫季節就會收成不好,蒙受損失。他希望可以借鑒中國經驗,促進農業發展進而推動農民減貧。
減貧是中緬兩國政府共同關心的問題,也是中緬合作的重要領域之一。2017年11月,中緬雙方簽署了中國援助緬甸減貧示範合作項目實施協議,中方幫助緬甸首都內比都附近兩個示範村改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準並提高自我發展能力。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緬甸研究所研究員熊順清是2018年參與該項目的中方工作人員之一。熊順清告訴中國網記者,項目包括了基礎設施、社會服務設施的建設和幫助農民在種植業、養殖業上增收。目前硬體設施已建設完成,下一步要通過知識普及和技能培訓,重點提升農民的生産能力。
熊順清介紹,在合作過程中,雙方始終堅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從選擇項目村到確定項目內容,各個環節都充分溝通調研,尊重當地人民的意見。工程由當地企業承建,優先雇用項目村村民,特別是貧困戶。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村民不僅獲得了工作機會,勞動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該項目將於2021年結束,熊順清建議,加強中緬雙方減貧領域的知識交流與互鑒,兩國專家聯合起來對緬甸貧困狀況和中國減貧經驗進行全面深入調查研究,把一些適用於緬甸的中國減貧經驗譯介到緬甸。中國也可以繼續面向緬甸其他更貧困地區,針對不同地區的致貧原因,因地制宜開展減貧項目,讓更多的人得到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