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活動新聞中心舉辦第二場新聞發佈會。中國網 郭天虎 攝

中國網9月26日訊(記者 李高思)新增勞動力中48.2%接受過高等教育,每年新增就業相當於1949年全部就業人數,城鎮每人平均住房建築面積由1949年的8.3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39平方米,70年來每人平均預期壽命從35歲提高至77歲……9月26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活動新聞中心舉行第二場新聞發佈會,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民政部部長黃樹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紀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集體亮相,曬出這組70年民生領域“成績單”。

教育:總體水準已躍居世界中上行列,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3.6年

現有各級各類學校51.9萬所,各級各類教育在校生2.76億,各級各類專任教師1670多萬。

經過70年的努力,我國現在教育總體水準已經躍居世界中上行列。國家高層次人才60%以上集聚在高等院校,基礎研究和國家重點科研任務60%以上由高校承擔,國家重點實驗室60%以上建在高校,國家科技三大獎60%以上由高校獲得。

改革開放以來,為國家培養2億7000萬接受過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各類人才。新增勞動力中48.2%接受過高等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3.6年。

教材走出國門,我國成為世界最大留學生生源國,亞洲第一留學目的國,成為本科工程教育學歷資格互認的《華盛頓協議》成員國。

從2012年開始,實現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GDP比重達4%的目標,連續7年保持。2018年,全國教育投入總量4.6萬億,和建國初比,年均增長13.4%,教育已經成為公共財政第一大支出。

民政:各類養老機構和設施17.33萬個 床位735.3萬張

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為基礎的社會救助體系,實現與扶貧開發的有效銜接,每年保障6000萬左右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形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的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各類養老機構和設施17.33萬個,床位735.3萬張。

兒童福利從孤兒向所有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延伸,每年服務保障1400多萬兒童。殘疾人兩項補貼惠及1006萬困難殘疾人和1193萬重度殘疾人。

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從強制性收容遣送轉變為自願受助、無償救助,平均每年救助近200萬人次。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被確立為我國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併不斷完善和發展,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分別達到78.8%和45.7%。專業社會工作人才總量已經突破百萬,註冊志願者人數已經超過1.2億人。

社會組織有序發展,各類社會組織達到83.5萬個。慈善事業從自發分散向法治化、組織化、規範化轉變,2018年全國社會捐贈總額超過900億元。

婚姻登記管理不斷規範,近年來平均每年辦理婚姻登記1400萬對左右。

殯葬改革持續深化,全國火化率達到50.5%,惠民殯葬制度普遍建立。

黨對民政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央批准民政部新設了養老服務司、兒童福利司、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民政部門的職能得到強化。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本養老保險已覆蓋超9.5億人

就業人數從1949年的1.8億人增加到2018年的7.8億人,擴大了3.3倍,同期的人口數擴大1.6倍。其中城鎮就業擴大27.3倍。我國城鎮新增就業已連續6年超過1300萬人,每年新增數接近1949年城鎮全部就業人數,那時城鎮就業人數1500萬左右。

城鄉就業的格局實現了歷史性轉變。城鎮就業人員佔比從1949年的8.5%,提高到2018年的56%。第三産業就業佔比從1952年的9.1%,提高到2018年的46.3%。

勞動者職業技能水準大幅提高,技能人才隊伍發展壯大。職工收入不斷增長,勞動者權益得到有效維護。中國特色積極就業政策不斷豐富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基本建立,人力資源市場不斷培育完善。

1951年參加勞動保險職工人數269萬人,現在基本養老保險已覆蓋超過9.5億人。失業、工傷保險的參保人數均在2億人以上,覆蓋絕大多數職業群體。

基金規模不斷擴大,養老、失業、工傷三項保險基金累計結余6.8萬億元。

基本養老金持續增加,失業、工傷待遇穩步提高。服務更加方便快捷,社會保障卡的持卡人數現在已近13億人。

住房和城鄉建設:累計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萬套

基本上解決了近14億人口的大國城鄉居民的住房問題。城鎮每人平均住房建築面積由1949年的8.3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39平方米,農村每人平均住房建築面積提高到47.3平方米。

累計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萬套,幫助2億多群眾解決住房困難,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體系。

城市數量由1949年的132個增加到2018年的672個,城鎮化率由10.6%提高到59.6%。

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道路長度增加了15倍,建成區的綠地面積增加了19倍,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分別提高263倍、395倍,燃氣、自來水普及率分別達到96.7%和98.4%。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大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1794萬農戶改造了危房,700多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了住房安全有保障。

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加強村莊規劃建設管理,村容村貌明顯提升,推進農村垃圾、污水治理,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加強傳統村落保護,6819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形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農耕文明遺産保護群。

建築業總産值比建國初期增加了4000多倍,從業人員佔全國就業人口的比重超過7%,建築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産業地位顯著增強。

工程建設技術水準不斷提高,港珠澳大橋、北京新機場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設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

醫療衛生:每人平均預期壽命從35歲提高到77歲

70年來,居民健康水準持續改善,每人平均預期壽命從35歲提高到77歲,嬰兒死亡率由200‰下降到6.1‰,孕産婦死亡率由1500/10萬下降到18.3/10萬。

建立了覆蓋城市(省、市、縣)、農村(縣、鄉、村)的醫療預防保健三級網。2018年,民營醫院床位佔全國總床位超過26%。全國的醫療衛生機構總數超過99萬個,床位達到840萬張。

衛生健康系統人員總數達到了1231萬人,每千人口醫生數達到了2.59人,每千人口的護士數達到了2.94人,超過了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準。

2018年,衛生總費用佔GDP比重達到6.6%。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和每人平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不斷提高,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在這12年當中從無到有建立起來,覆蓋人口達到了13億多,參保率穩定在95%。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下降到28.6%。

國家實行計劃免疫制度,使疫苗可預防的傳染病降低到了一個非常低的水準,注意控制重大疾病,使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B型肝炎這些重大疾病得到了控制,職業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具有一支完整的衛生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隊伍和體系,成功地處置了非典、H7N9等重大突發疫情。

在擴大醫療服務供給,改進醫療服務品質,加大醫德醫風建設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2018年,全國門急診總量超過83億人次,出院量超過2.5億人次。

加強中醫人才培養,評選表彰國醫大師,推進中醫的適宜技術,推動中醫藥在海外發展。

累計向71個國家派遣醫療隊隊員2.6萬人次,診療患者2.8億人次,加強同國際組織的合作,支援西非抗擊埃博拉出血熱疫情,與國際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簽訂並實施了160多個健康領域的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