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9月23日訊(記者 李高思)寬闊平坦的樓區道路,規劃有序的綠化帶,整齊劃一的樓房……居住在鄉村,生活在城市,這是塔元莊的“特色”。
近日 ,記者跟隨“新中國從這裡走來”網路主題活動北線採訪團來到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正定鎮塔元莊村,村史館的一幅幅照片見證了小村莊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讓人難以想像這裡曾是個守著河灘地,一有風就漫天沙塵、又臟又破的落後村。
正定塔元莊村委會。中國網記者 李高思 攝
歷史上的塔元莊,距離縣城僅4里路,卻猶如一塊“飛地”,沒有一條進城好走的道路。“我們村以前全都是土路,每逢下雨天出門就是兩腳泥,沒人願意來我們村,村裏小夥子娶媳婦都困難。”塔元莊的一位村民向記者回憶起改造前的塔元莊。
要想富,先修路。“2000年,塔元莊村黨支部書記尹小平一上任就開始修路、種樹。”塔元莊村史講解員趙曼説,2008年起,塔元莊開始舊村改造,盤活土地500余畝,又經過兩年的努力,全村2000多名村民遷入新居。拓寬南北大街,修建倣古涼亭……如今的塔元莊村舊貌換新顏,村民生活更加舒適方便。
對於塔元莊的村民來説,這些年生活的巨變遠不止住上樓房這麼簡單。近年來,塔元莊堅持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大幅度提高農業附加值。建成河北天一蔬菜、豆芽廠、豆腐廠;註冊“塔元莊”牌商標,對麵粉、花生油、小米、大米、牛蒡酒等,進行産品設計、包裝和銷售。
“如果用戶想購買我們塔元莊的特色農産品,只需要進入我們的微店就可以購買,方便快捷!”正定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副主任王庚説。
正定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農産品展示廳。中國網記者 李高思 攝
此外,塔元莊還建設起“無花果種植基地”,以集種植、觀光、深加工為一體的産業鏈,撐起村民的“錢袋子”。全村的大部分耕地都流轉到了村集體,老百姓不僅能夠得到遠高於分散經營的收益,而且還可以解決就業,有一份打工收入。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城裏人開始利用節假日到郊區和農村放鬆身心、享受田園生活。塔元莊在大力發展農業示範園的同時,將發展重點更多地放在了特色旅遊上。
今年以來,以休閒娛樂、田園風光、採摘體驗、鄉村民俗等為特色的鄉村遊,利用沙灘地開發千畝水上公園、建設美食一條街、小吃一條街、木屋民宿小鎮,引進奇石館、錢幣館等項目,全面打造看、玩、食、娛、購一條龍的生態農業觀光園。
塔元莊村集體經濟的壯大,也顯著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質。據了解,為了讓村民享受到村集體發展的福利,村“兩委”專門制定了村民福利制度。據村史講解員趙曼介紹,村集體每月給村民發放福利費及麵粉、大米、食油等生活用品,村民冬季供暖、生活用水等全部由村集體負擔,每月向60歲以上老人發放600元養老金。
“我們這些年發展的關鍵在於‘團結’和‘公平’。只要是塔元莊的村民,大人、孩子都要積極參與村裏活動。”尹小平舉例説:“舊村改造所建新房戶型、面積都一樣,不管村民之前貧富如何,住得要差別不大,體現公平。”
塔元莊村史館裏展示的塔元莊新貌沙盤。中國網記者 李高思 攝
村裏富裕了,村民的精神風貌也不斷提升。塔元莊大力倡導尊老愛幼、鄰里和睦、團結互助的家庭美德教育。“村裏每年組織開展尋找“最美家庭”“好妯娌”“好婆媳”“説説我的家風家訓”等評選活動,村裏還有戰鼓隊、腰鼓隊、秧歌舞蹈隊,生活特別豐富。”趙曼告訴記者。
如今,塔元莊不僅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還被評為全國文明村、國家環境衛生示範村、河北省文明生態先進村、農村新民居建設示範村。
記者注意到,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願景在這裡已經變成了現實。在塔元莊村史館的墻上,一張千人的村民“全家福”顯得格外溫馨幸福。在這張長長的合影上,大家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在鄉村振興的路上,塔元莊人從未停下腳步。“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叫富”。在農業産業化、養老市場化、旅遊規範化的推動下,集體和村民的“腰包”都鼓了起來。
2018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100萬元,村民每人平均收入達2.1萬元。“到2020年,村集體收入達到3000萬元、村民每人平均年收入達到3萬元,率先全面建成高品質的小康村。”尹小平對未來發展滿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