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西安9月20日訊(記者 董小迪)19日,第三屆中法文化論壇平行活動之一“中法市長對話”在西安舉行。來自西安、珠海、泉州、法國圖爾、法國尼斯等11個絲路沿線城市的市長及市長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文化與城市發展問題。

9月19日,“中法市長對話”活動在西安舉行。圖為法國前總理拉法蘭發言。中國網記者 董小迪 攝

文化讓城市生生不息

文化是交流的基礎,談及文化對城市的作用,武漢市副市長徐洪蘭表示,文化是城市的根基,集中體現了城市的品格與精神。巴黎的浪漫、紐約的開放、西安的厚重、武漢的楚風漢韻……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文化標簽,彰顯著自身的個性與形象。

沒有文化的城市是寂寞的,馬拉松、音樂節、旅遊節等文化節慶活動都在激發著城市活力,讓城市生生不息。與此同時,文化也在引領城市復興,為城市轉型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精神支撐。

法國尼斯蔚藍海岸大都會議員羅伯特·胡認為,除考古遺址、教堂等有形的文化遺産外,方言、節日等非物質文化遺産,甚至藝術家都是城市文化的重要部分,“我們希望城市更現代化,也希望進一步保護傳承發揚我們的遺産,保護我們的個性。”

9月19日,“中法市長對話”活動在西安舉行。圖為烏魯木齊市長牙生·司地克發言。中國網記者 董小迪 攝

傳承讓城市看得見過去望得到未來

文化遺産是文化特性的基礎,也是不同文化間對話的載體。

“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屬於全世界,我們很幸運可以成為珍貴財富的守候者,我們也有責任、有義務保護好、傳承好這些文化遺産”,西安市長上官吉慶介紹,在科學技術尚不能有效保護文化遺存的情況下,不過早開發是西安一直秉承的原則。

法國聖埃蒂安市市長蓋爾·佩德里奧提出,所有遺産都是珍貴的旅遊資源,是經濟發展的優勢,我們的目標不是讓它們成為博物館,而是使它更有活力,為城市增加新的增值點。

“在實際保護過程中,規劃顯得至關重要。以保護古城為例,要讓老街道既作為歷史遺存,又融合民宿、酒店、咖啡館,煥發新生命力,同時推動生活方式與傳統文化相容。”蘇州市副市長楊知評説。

文化傳承歷史,遺産延續未來,將文物保護與商業開發相結合,讓城市成為了看得見過去的千年古都、望得到未來的希望之城。

9月19日,“中法市長對話”活動在西安舉行。珠海市副市長閻武發言。中國網記者 董小迪 攝

文明互鑒讓城市在開放包容中發展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文化引領著城市的未來發展,城市間的文明互鑒與交流也在助推著城市發展。

珠海市副市長閻武認為,正是因背靠中華傳統文化、沐浴歐風美雨,珠海才在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形成海納百川、兼收並蓄的精神品格,是珠海文化的開放包容造就了城市的發展與崛起。

“擴大開放合作是發展繁榮的必由之路,也是時代賦予絲綢之路經濟帶各城市的使命,更是沿線城市文化建設發展的目標,”烏魯木齊市長牙生·司地克建議加強城市間經濟領域的交流合作,積極與法國各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夥伴關係,帶動民間商會、社會團體、企業等的交流,建立長期穩定的互利合作關係。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贊同道:“中法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在里昂、武漢、尼斯、廈門等地均有體現,我們每個城市對未來都有一種設計,就是要進一步加強國與國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