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慶祝天津師範大學六十華誕“不忘初心 桃李同唱新時代——楊海源教授從藝45週年暨從教35週年師生音樂會”舉行。

楊海源從藝45週年暨從教35週年師生音樂會舉行

楊海源,蒙古族,蒙古名仁欽·諾儒布。出生於內蒙古西部的一個民風淳樸的小旗縣——伊金霍洛旗。1979年考入天津音樂學院聲樂係,師從張松益系統學習歌唱藝術,在專業歌唱藝術與聲樂學習道路上邁出堅實的腳步,並走上一條更加寬廣、高遠的藝術之路。2002年作為引進人才,楊海源被調入天津師範大學。

這是一場古典與傳統、世界與民族多元交融的音樂會,是一次隆重並充滿溫情的音樂盛宴與情感體驗。音樂會的四個樂章“起承轉合”可謂意韻悠遠、別具藝心,起篇:“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在籍研究生、本科生系列;承篇:“承師風古道,薪火相傳……”——往屆學生教師系列;轉篇“唱藝術人生,聲韻百轉……”——往屆學生演員系列;合篇“合情緣歸處,最是鄉愁……”歷屆蒙古族歌唱家系列。

尤其在“合篇”中,蒙古族傳統演唱風格——長調之高亢遼遠、短調民歌之親切優美、呼麥之古老神奇與具有時代審美印記的蒙古族風格創作歌曲交相輝映、異彩紛呈。最燃情時刻出現在音樂會最後一曲,楊海源教授與所有演員共同演唱了最深情又最豪邁、最壯美又最真摯的蒙古族民歌《嘎達梅林》,掌聲經久不息、觀眾佇立凝望,久久不肯散去……四個篇章濃墨重彩的融合楊海源教授教學特色,充分展現了楊海源教授的藝術人生。楊海源教授不僅在美聲民族唱法的教學方面造詣非凡,更推動美聲及民族聲樂的發展,更對蒙古族音樂人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推進蒙古族音樂事業的發展和繁華起到了重大作用。

“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楊海源35年裏教過的200余名學生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從全國各地專程趕來參加恩師的音樂會,在持續三個小時的演出中,場面熱烈而感人。尤其是最後一首歌,楊海源的歌聲一響起,臺上台下熱淚盈眶,更在最後整個音樂廳從舞臺到觀眾席歌聲連成一片……這是一個教師的成功與幸福,這更是在場每一個人對這樣一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的獻禮與致敬。

楊海源用35年的時間踐行、昇華著“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之范。他的學生走出校門、走上社會後,在不同的崗位上奉獻力量、實現價值、鑄就輝煌。比如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女高音歌唱家烏雲陶麗;中央歌劇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于海霞、男高音歌唱家桑雲龍;多次榮獲全軍匯演一等獎、五個一工程獎的女中音歌唱家薩仁格日樂和女高音歌唱家烏蘭紅梅、金高娃等;曾獲第九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民族組銀獎、觀眾最喜愛歌手金獎的長調歌唱家扎力嘎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