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陽光喚醒了芭蕉村的早晨。當了16年村支書,馮建喬每天頭一件事,就是去村裏轉一圈。路上儘是生面孔——鄉村遊的外來客,爬山的、賞花的,歡聲笑語灑滿山林。

2012年以前,位於鄰水縣城南鎮的芭蕉村,秀美的風景曾隱藏在銅鑼山深處,無人知曉。“守著金山要飯吃”,一語道出其間的尷尬與酸澀。過去的6年時間,旅遊開發激活了村裏的一草一木,也刷新了村裏的産業模式。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産品的芭蕉村,一舉甩掉了省級貧困村的帽子。

山區群眾如何脫貧奔康,作為省定貧困縣和秦巴山區連片扶貧開發縣,鄰水一直在探索。在此過程中,鄰水堅持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並重,推動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相協調、脫貧致富與可持續發展相促進,使貧困人口從生態保護與修復中得到更多實惠,實現脫貧攻堅與生態文明建設“雙贏”。

利用森林資源 發展生態旅遊

山區常常是貧困人口的聚集區,鄰水全縣便有近3萬貧困人口處於二環山區。鄰水縣委書記趙璞認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精準脫貧與污染防治就佔了兩項。生態扶貧能在兩大戰場上同時突進,一石二鳥。

“鄰水打贏脫貧攻堅戰,最大的優勢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趙璞説,三山夾兩槽的地貌特徵,為鄰水生態建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鄰水縣積極探索,大膽嘗試,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脫貧攻堅工作,嘗試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脫貧致富新路。

名不見經傳的芭蕉村轉身成為炙手可熱的銅鑼山生態旅遊度假區,便是鄰水一次成功的探路。

5月15日上午,重慶市渝北區的劉磊帶著父母和妻兒,開始了銅鑼山生態旅遊度假區一日遊。在古樹參天的樹林裏傾聽鳥語,舒心愜意;在生態餐廳品嘗特色農家菜,大快朵頤;在依山而建的花海徜徉,芬芳醉人……

一天的行程結束。臨走前,劉磊到農戶家中購買了300枚雞蛋、100個鴿蛋、5斤蜂蜜。當天,劉磊一家在芭蕉村的消費超過2000元。

像劉磊一樣來芭蕉村為“生態環境”消費的遊客還有很多。他們的到來,為芭蕉村敲開了致富之門。今年前4個月,芭蕉村接待遊客近10萬人,創收約3000萬元。荒山變成花果山,農副産品變商品,村民及村集體經濟收入大大增加。

芭蕉村的轉變證明,發展生態遊大有可為。2017年,鄰水生態建設大會戰向縱深推進,全縣投入資金12.1億元加大生態建設力度,新增營造林4.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2.9%。豐禾鎮林果村等6個村獲評省級旅遊扶貧示範村。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今年,鄰水進一步推進生態鄉鎮、美麗鄉村、綠色社區等試點示範建設,持續實施鄉村院落增綠、山體生態修復、河湖庫塘堰防護、交通廊道添彩、城市森林提升、森林資源保護等專項行動,力爭實施退耕還林1.3萬畝,新營造林8.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3.2%。

與此同時,鄰水圍繞境內的華鎣山、明月山、銅鑼山與禦臨河、大洪河,加大旅遊資源開發力度,力爭實現旅遊收入增長30%以上。

利用經濟林木 發展立體農業

生態扶貧,就是要最大程度地促農增收。

然而,並非所有的貧困地區都適合發展生態旅遊。缺乏優勢生態資源的地方,貧困群眾如何脫貧致富?“生態問題也是經濟問題,經濟問題不解決,生態問題也很難根治。”趙璞認為,生態扶貧要取得實效,還得從發展生態産業上做文章。

時至初夏,鄰水縣柑子鎮桅子村,成片的李子樹上挂著一串串青青的果子。桅子村因地制宜,發展650畝李子産業,村民通過入股、務工等方式,不斷增收,2017年便實現整村脫貧。

村民李天明是其中一個受益者。“家裏種了6畝李子樹,林下種了3畝黃精,家庭每人平均收入有6000多元。”李天明有些自豪,“不但脫貧了,以後的日子也有盼頭。”

在鄰水縣,像桅子村這樣通過發展生態産業脫貧的貧困村還有很多。柑子鎮桅子村、歧山村、金關村等6個村連片發展李子5000畝;八耳鎮河堰口村、插灣壩村,合流鎮中心村、紅廟村,高灘鎮跑馬村、青童庵村,以及涼山鄉跳溝村等地成片栽植核桃8000畝;甘壩鄉聯合村栽植油牡丹1000畝;興仁、新鎮、古家等鄉鎮成片栽植千年桐3000畝;觀音橋、龍安、冷家等鄉鎮成片栽植花椒1萬餘畝;冷家鄉伍家溝村、袁市鎮增産村栽植香椿3500畝……

利用經濟林木,發展立體農業迴圈經濟,推動綠水青山成為百姓致富的金山銀山——近年來,鄰水針對全縣152個貧困村實際情況,掌握貧困村自主發展産業意願,幫助貧困村認真分析研判市場風險,分別對各貧困村生態産業進行全面科學規劃,為貧困村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守住生態文明紅線,不僅讓生態環境大大改善,更讓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成為綠色發展的受益者。如今,良好的生態環境正成為鄰水發展的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