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鄰州大地,以脫貧摘帽為目標的戰鬥如火如荼。百萬人口大縣鄰水,誓要在今年摘掉貧困縣的帽子。在“三山兩槽”,全縣幹部群眾凝心聚力,精準發力,背水一戰,決戰決勝,鎖定貧困縣摘帽總目標,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實施“四大增收計劃”,做實“八大扶貧文章”,讓貧困群眾早日脫貧,奮力實現到2020年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目標。

戰勝貧困有策略均衡發力全域推進

鄰水縣地處秦巴山區腹地,“三山兩槽”的特殊地理環境,貧困程度深,貧困發生率高,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作為省定的88個貧困縣之一,2014年,鄰水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8150戶、78304人,貧困村152個,貧困發生率高達9.13%。截至2017年底,該縣已累計減貧59957人,退出貧困村90個,貧困發生率降至2.19%。

這組減貧數據,體現出鄰水縣脫貧攻堅的力度和決心。今年,鄰水縣更面臨一項艱巨任務——全縣整體退出貧困縣序列。脫貧攻堅,仍是鄰水縣的頭等大事。

春節前,鄰水縣先後兩次召開脫貧攻堅推進大會,理清全縣脫貧摘帽工作思路,明確和分解任務。全體參與、層層壓實,確保脫貧奔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幹部參與一個也不能退縮。

讓全縣黨員幹部參與到脫貧攻堅行動當中,形成一對一、多對一的幫扶模式,把脫貧攻堅政策宣傳到位,把幫扶措施落實到位,讓幫扶幹部與群眾手牽手、心連心,才能實現貧困群眾徹底脫貧的目標。

“實現扶貧成果全民共用、利益共用。”鄰水縣委常委魯崇兵説,該縣實行的一對一幫扶包乾制度,層層簽訂軍令狀,人人立下承諾書,確保幫扶工作落實見效。該縣還打破幫扶界限,將幫扶對象由貧困戶、貧困村延伸到非貧困戶和非貧困村,均衡發力、全域推進,實現高標準全域扶貧,高品質全域脫貧。

面對貧困,集中兵力,開足馬力。鄰水縣確定了“五個一線”工作推進體系,即力量集結在一線、資金統籌在一線、工作落實在一線、紀律監督在一線、現代治理在一線。堅持早上安排、晚上收官、一週點評、一月小結,把脫貧攻堅工作做實做細。

斬斷窮根有實招找準根源精準施策

要打贏脫貧,必須得看清貧困現狀,分析致貧原因,找準貧困根源,精準施策。

因病致貧就送醫療政策、缺勞力就送産業、難就修公路、沒住房就建新家……一項項精準的幫扶措施,帶領貧困群眾戰勝貧困奔小康。

鄰水縣西天鄉四合、後山兩個貧困村,地處華鎣山麓,2015年之前,交通是阻礙這兩個村發展的最大難題。“沒有一條像樣的道路。”四合村黨支部書記胡勇説,一條便捷的道路,不僅是村民的出行通道,更是全村脫貧致富的“大動脈”。

修路,是脫貧摘帽的第一步。2015年夏天,一條寬4.5米的水泥路通進兩村,與鄰水縣西環線連接,到達縣城的時間由原來的一個半小時縮短到40分鐘。

路通了,還要解決貧困群眾的生産生活難題。後山村4組80歲高齡的朱相實,一家5口人擠在3間已成危房的穿鬥房裏。把朱相實一家從危房裏搬出來,是最重要的事情。

根據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村上為朱相實建了新房。2016年初,朱相實一家搬進了130余平方米的磚混結構新家。蓋房成本總計10萬餘元,朱相實一家只出了1萬元,其餘部分由政府補貼。

四合村7組貧困村民何忠瓊常年患病,兩個孩子分別上高中和大學,一家人靠丈夫打臨工的收入維持生計。“兩個小孩一年要花近4萬元,完全不夠用。”微薄的收入與高額的開支,何忠瓊一度想讓上大學的兒子輟學。

了解到何忠瓊的情況後,西天鄉為她的兩個孩子辦理了無息助學貸款,向學校申請了助學金和生活補助金。通過醫保兜底,何忠瓊到縣醫院治好了病,如今在村上的李子産業園裏做雜工,每天收入50元。

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鄰水縣152個貧困村全部修通了水泥路,鄉鎮和建制村通公路率達100%,通油路(水泥路)率達100%。4774戶存在住房安全隱患的貧困群眾,通過易地搬遷、危房改造等項目,住上了安全放心的房屋。2017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治療29713人,總費用9048.56萬元,通過新農合、大病保險、衛生扶貧基金等各種渠道報銷後,個人自付總計244.07萬元。

群眾奔康有路徑同時推進“兩個文明”

2018年全域脫貧摘帽,2020年同步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時間緊、任務重、責任大,全局統籌、通盤考慮,才能全面完成脫貧與奔康的雙重任務。

“借助各項扶貧政策,幫助未脫貧群眾儘早脫貧;通過發展産業、增加就業,同時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雙推進,讓脫貧群眾繼續增收致富,提前達到小康水準。”鄰水縣委縣政府確定這樣的工作思路。

位於銅鑼山深處的長安鄉貴人槽的金鐘、金埡、大堰三個村,均是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脫貧攻堅號角吹響後,幫扶幹部在此“安營紮寨”,集中力量幫扶脫貧。

如今,貴人槽重新煥發生機,一條長約10公里的蔬菜産業帶,托起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金埡村63歲的劉發平,在黨委政府和幫扶幹部的引導下,種植4畝大頭菜,製作鹹菜3000斤,每斤可賣到4.5元,加上養的19頭豬,年收入近7萬元。

冷家鄉偏橋溝、溜石壁兩個貧困村的荒山,被業主流轉承包後,建起了苗木基地。“把産業搞好,村民才會持續增收。”冷家鄉副鄉長方政介紹,目前該鄉4個貧困村發展起了花椒、桉樹、香椿等産業,總計4000余畝,幫助村民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

産業扶貧,在鄰水152個貧困村落地生根。截至2017年底,全縣新建和改造提升現代農業糧油基地35萬畝、柑橘基地18萬畝,涉及貧困戶戶均增收975元。建成“111”環線和柑子—觀音、荊坪—古路等産業環線,帶動發展鄰水臍橙、明月山中藥、大河壩蔬菜、正大生豬養殖等成型産業基地50余個。

扶貧,不僅是幫助增收,還要讓貧困村實現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雙提升。與重慶交界的王家鎮松林、會龍兩個貧困村,在幾年時間內,村民養成了愛清潔、講衛生、家風好、學習勁頭足的好習慣,從“窮、臟、亂、差”的後進村,一躍成為聞名周邊的縣級四好村。

通過一項項精準的幫扶措施,2017年底,該縣已累計減貧59957人,佔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76%。貧困群眾在各項政策的幫扶下,提高了收入,改善了住房,便捷了交通。貧困群眾脫貧之後,鄰水縣再亮實招,提升農村群眾的整體素質,建設社會主義。鼓足錢袋,豐富腦袋,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邁向幸福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