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筆者在柑子鎮金關村看到,村民們正在地裏給李子樹修枝、施肥。“文書記當過兵,就是不一樣,做事讓人放心。”正在田間幹活的金關村1組老黨員賈長剛説,“去年栽的李子樹,都是村民自己管護,大家都沒放在心上,也沒認真管理,但今年通過土地流轉給村辦公司統一管理後,我們既可以務工掙錢,以後還有利潤分紅。這都多虧了文書記。”

賈長剛口中的“文書記”,就是金關村“第一書記”文方武。

2016年10月,36歲的文方武退伍後在縣農機局監理站工作。2017年5月,他主動請纓去金關村擔任“第一書記”。“從軍人到機關工作人員再到第一書記。”文方武表示,他的工作環境與接觸的對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剛到金關村,眼前的情景讓文方武感慨不已,“許多家庭都只剩老人和兒童在家,大多數家庭用水還得出去一擔一擔挑回來,村民們生活不容易啊……”

“既然響應組織的號召,主動來挑這個擔子,我就一定會履行好第一書記的工作職責。”文方武暗下決心,一定要繼續發揚軍人的優良作風,全身心地投入到金關村的脫貧攻堅工作中去。

為了方便工作,文方武住在村衛生室旁邊的一個小房間裏。從此,文方武幾乎白天黑夜都待在金關村,回護林鄉老家看望父母的次數變少了,回重慶與妻子、孩子團聚的時間也少了。

他吃住在村上,走訪群眾,問民所需,把村裏的情況摸清後,開始思索如何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文方武認為,要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在農村工作中的戰鬥堡壘作用。他與村支書一起召開組織生活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優化黨員隊伍,強化黨員教育與管理,著力培養後備幹部,增強了班子凝聚力。

他與村支“兩委”班子成員一起,從群眾關心的飲水問題入手,改善金關村的基礎設施。

“如果家裏能用上自來水,那你就給我們做了件大好事。”1組村民李友娣説,自己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每天還得去離家500多米遠的地方挑水。

“大家看我的實際行動吧!如果用不上自來水,我就給你們挑水。”文方武當著全體村民立下“軍令狀”。

“水管都接到村民家裏了,就是沒水,肯定是水源頭出了問題。”文方武覺得這事不難,只要用心去辦,應該很快就能讓村民喝上自來水。他與部分村民一起順著水管翻過三座山找到了水源頭,發現就是蓄水池沒修好。文方武立即向上申請農村飲用水專項資金10萬元,帶領村民一起修建蓄水池4口,減壓池7口,同時,對水管的走向重新優化調整。今年8月中旬,村裏每家每戶水龍頭都有水後,村民們表示,他們最擔心的事終於解決了。

有了自來水,文方武又計劃著硬化該村6、7組的公路,“這條路全長5.7公里,近段時間就要開工了。作為6、7組唯一一條出入路,路面硬化後,能解決村民出行難,生産難的問題。”

準備修路的同時,文方武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金關村地處明月山區,各方麵條件差,既是劣勢,也是優勢,該如何發展産業?“規劃發展集體經濟,帶領村民發展林下生態養殖業。”經過調研,結合該村的地理特點,文方武和村支“兩委”做出了這個決定。

“依託村上萬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採用托養模式。”文方武説,村辦公司購買幼鵝送給村民餵養,村民負責管理,村辦公司負責提供餵養的糧食和技術服務,後期實現利潤後按照比例分紅,村民得6成,村辦公司得4成。

今年7月,2組貧困戶鐘仁德飼養了100隻鵝,近段時間陸陸續續賣了90多只,分得2000多元。“這種短平快的林下養殖模式很受村民歡迎。”文方武説,以後要繼續擴大規模,爭取明年養鵝1萬隻,村辦公司收入爭取達到10萬元。

文方武介紹説,村裏除了養鵝,還托養了牛,村上的400畝李子地在11月流轉到村辦公司,以後將以“村辦公司+專業合作社+貧困戶+一般戶”的發展模式,以點帶面,全村全覆蓋養殖産業,從而實現村辦公司和農戶都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