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間、有情誼;互幫助、如兄弟”,這是重慶市秀山自治縣岑溪鄉桐木村編制的順口溜式三字經“村規民約”。這部接地氣易傳播的“段子”,不僅老百姓讀起來朗朗上口,刷寫在村裏村民看見了也都感覺心氣順暢。

“這些‘三字經’作用大,以我為例,以前不注重講衛生,‘講衛生,好習氣,環境美,有秩序!’,大家都提倡,我也不好意思遭孤立。説起‘三字經’真還得感謝我們的宋書記!”村民姚建國説。

桐木村在村裏樹立起村規民約宣傳欄,讓全村人都能看得到這部“三字經”。 秀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據了解,姚建國所説的宋書記是該縣文聯秘書長宋亞軍,2015年,宋亞軍來到岑溪任桐木村扶貧第一書記,他來到村上就開始走村入戶了解村民的生活情況。走訪中宋亞軍發現桐木村的民風十分淳樸,但也存在很多不文明的現象,亟待開展精神扶貧和鄉村治理。

“一是臟亂差,就拿姚建國來説,由於老母親帶5個娃兒,他一天到晚只有到處奔波找生活錢,加上自己又不太講衛生,所以就成了“又窮困又臟亂”的典型;二是“吃酒風”氾濫,村民“越窮越辦酒、越送禮越窮”;三是沒有健康娛樂的生活風氣凈化心靈,盛行“打牌風”、“扯皮風”等;四是生財無道,有的村民偷樹木、盜鄰里雞犬。類似還有其他不文明的現象等。”宋亞軍回憶説。

“所以我就經常想,如果有一種規範全村社會秩序、公共道德、村風民俗、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的規章制度,而不是通過説教甚至強制手段讓村民執行,通過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群眾樹立健康文明的生活行為,進一步提升群眾道德素質修養,不就能達到有序治理規範鄉村的目的了嗎?”宋亞軍想到説到做到,和村幹部以及村裏部分老人開“諸葛會”、“群眾會”,在村民積極支援和參與下,開始編寫桐木村的村規民約“三字經”。

桐木村村規民約三字經全文共246個字,涉及文明新風、道德禮儀、環境保護、社會治理等多個方面,簡捷易記的“順口溜”便於傳播,增強群眾認知度,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在村規民約的指導下,桐木村結合扶貧攻堅中的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加強美麗鄉村建設,大力推行鄉風文明。現在走進桐木村,家家戶戶房前屋後乾乾淨淨。以前村裏時有為爭田邊土角發生口角糾紛,也有不孝敬老人的事發生,自從制定村規民約後,鄰里和睦,尊老愛幼蔚然成風。

姚建國一家,也在“三字經”的熏陶下,開始也注意個人及家庭衛生,不僅自覺主動打掃整理,還積極主動帶領其他村民參與村裏面組織的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成為熱愛勞動講究衛生的新村民典型。經常偷竊村裏樹木賣找小錢喝小酒的五保戶張三(化名),也通過三字經的教化和接受村民的良好氛圍熏陶或道德監督,“改偷從良”,成了鄉風文明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