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是忠縣特色農業主導産業,已形成“産加銷研學旅”完整産業鏈。忠縣是重慶柑橘核心區、全國柑橘示範區。2016年全縣柑橘總産量28.53萬噸,綜合産值27.06億元;今年預計綜合産值將突破30億元。按照規劃,到2020年,忠縣將建成高標準柑橘基地40萬畝,總産50萬噸以上。站在新的起點,如何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優化“産加銷研學旅”産業鏈條,做強做大柑橘産業,走好綠色發展之路,已是當下忠縣特色農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忠縣柑橘産業加工和晚熟鮮食並舉,在全國柑橘發展中特色鮮明,獨樹一幟。不論其成長過程、技術和理念探索,還是産業的可持續發展,對重慶甚至國內柑橘的健康發展都具有獨特的參考價值。”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副研究員、重慶市柑桔學會理事長洪棋斌如是説。

“柑橘是忠縣的支柱産業之一,如何綜合利用科技手段發揮自己的特色,對實現産業的可持續發展尤為重要。”洪棋斌認為,在柑橘栽培中,生草栽培配套技術、高效配方施肥成套技術、新型有機肥料研發利用和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選擇和利用等綠色生産技術,應契合黨和政府的綠色發展理念,將有效減少水土流失,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維護果園和三峽庫區環境安全,同時降低生産成本,提高果品品質。而在柑橘加工中通過新品種搭配延長加工季節,通過高附加值副産物的開發實現橘皮、橘渣的綜合利用,提高柑橘加工産品品質和價值,避免環境污染,將有效保障柑橘加工業的健康發展,減少柑橘産業規模發展後的風險,最大限度釋放産業效能。

環環相扣産業鏈條,放大了産業的科技含量和綜合效益。縣科協主席張建輝認為,應有效利用新技術,把柑橘的附加值“榨幹吃盡”。加大對橙皮甙、果膠提取,柑橘廢渣有機肥製造等項目的支援力度。積極探索以果園蚱蟬為原料,林下種植中藥材等手段,實現柑橘産業與醫藥産業融合的新(下轉第2版)  (上接第1版)途徑。同時,按照“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積極構建農機農藝結合、良種良法配套的綠色增産模式。

科技是發展的第一生産力。張建輝説,忠縣是全國唯一以柑橘為主導産業的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工廠化育苗、柑橘品種、柑橘建園、田間管理、非濃縮橙汁”五大標準通過國際採標確認,無病毒容器育苗、標準化果園建設、水肥一體化滴灌、NFC橙汁生産技術、柑橘果園資訊化整合技術、丘陵山區果園機械化示範探索、柑橘皮渣低碳無害化處理技術、柑橘皮渣附産物高值化提取等10大技術成果在全國柑橘行業內廣泛應用。下一步,我縣將大膽探索激勵機制,提升與大學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成果的轉化效率和品質,切實把增強科技隊伍造血功能落到實處,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同時,以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生態原産地産品保護示範區建設為依託,加大産業扶持力度,強化種植加工檢測投入,不斷提升柑橘産業科學發展能力和出口柑橘品質水準。

投入手段的創新,資金的集聚,為柑橘産業綠色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能。“現在,忠縣通過招商引資已承包出去了20余萬畝柑橘。原來政府一畝投資1200元,承包老闆來管理這些柑橘每年每畝至少要投資3000元。所以説,這20余萬畝柑橘政府累計投入3億多元,但每年撬動社會資本投入達到6個多億。”縣果業局局長劉巨龍説,我們現在要為這些承包老闆做好服務,繼續探索招商引資的新辦法,吸引社會資本更多地投入到剩下的十多萬畝柑橘園中。同時,還要創新園區企業的投融資體制,整合各級、各類資金,探索施行財政資金佔企業股等模式,夯實産業發展基礎。

劉巨龍認為,市場決定産業的成敗,要認真分析全球柑橘産業的發展特點,冷靜分析市場供求。在宏觀上運籌帷幄,使産業發展具備強大的“免疫力”;在微觀上“精雕細琢”,不管是鮮食還是加工産品,都應立足綠色生態環保有機這一核心,著力打造“忠橙”和“忠州橙汁”兩大區域公用品牌,建立品牌産品標準、生産技術規程與品質追溯體系。以獲評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産品(柑橘)品質安全示範區和國家級生態原産地産品保護示範區為契機,擦亮品牌,唱響品牌,為産業發展注入強大的生命力。

銷售是決定效益高低的關鍵一環。近幾年,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加工、鮮食“兩條腿”走路的工作思路,我縣科學實施柑橘産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發展加工柑橘,又發展鮮食品種,現有産量已能滿足現有兩個加工廠的加工需求以及市場需求。今年底,忠縣已有85%的柑橘鮮果要實現採後商品化處理或橙汁深加工,建成完善的鮮冷橙汁冷鏈物流體系。在北京、上海、深圳等17個大中城市建成“派森百”橙汁銷售網點,在京東、天貓開設了“派森百”橙汁旗艦店,縣內建設了“忠橙”品牌柑橘電商平臺,已與大北農集團北京農信互聯科技公司合作建設輻射全國的柑橘交易中心,柑橘産品商品率實現90%以上。

近年來,我縣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大力發展以柑橘産業為龍頭特色效益農業,堅定不移地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目前,忠縣正有序推進“柑橘國際協同創新中心、全國最大的柑橘交易中心、全國最大的橙汁加工原料種植基地、全國一流的柑橘加工基地”即“兩中心兩基地”建設,著力打造“全國柑橘特色小鎮”和“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到2020年,將形成高標準柑橘基地40萬畝,橙汁加工産能30萬噸,鮮果商品化處理産能20萬噸以上,保鮮冷藏容量5萬噸,配套發展柑橘專用肥料、生物農藥、果袋果筐、包裝等配套業,形成柑橘加工企業集群30家、開發産品20個,建成柑橘電子交易、競價拍賣交易和現貨交易“三大平臺”,形成全國柑橘交易中心,推進線上線下跨區域交易,成為全國柑橘價格形成中心、資訊傳播中心、科技研發中心、會展貿易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