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出生在河北的劉潔從大學畢業後便投身到了對家鄉的建設中,至今已有四年。過去四年,反腐倡廉的推行、京津冀協同一體化的展開,讓劉潔感受頗深。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十九大報告開篇,道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過去五年中,為實現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這一偉大理想,而付出的努力和不懈堅守。
10月18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回望過去五年,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夢想,各行各業在黨和國家的領導改革下,不僅讓中國標準、中國創造走向世界,還從基礎制度改革上為國民謀得切身幸福感。
基層幹部:官員從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
作為一名機關基層幹部,劉潔對“反腐”有著深刻體會。
嚴明黨的紀律,強化黨內監督,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堅決糾正各種不正之風,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身在基層的劉潔是國家這場反腐鬥爭中的親歷者。
劉潔説,“五年來,從最初八項規定的出臺,到之後條例、準則的制定,公務員隊伍的腐敗之風日益減少,清廉之風日益增強,官員從一開始的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全面從嚴治黨的成效卓著。”
80年代出生的劉潔,同千千萬萬的80後一樣,已投身社會主義建設浪潮,成為建設國家的中堅力量。京津冀一體化以前,劉潔家鄉雖與北京相隔僅200公里,但是跨省後昂貴的漫遊費一直讓人詬病。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
昨日,“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再次被寫入十九大報告中。
雖從事機關基層工作,但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推進,劉潔切身感受到家鄉變化日新月異。
今天,京津翼一體化正在被迅速推進,各地方經濟協同發展,國家經濟建設之路持續推進,不僅為京津冀各地方經濟增長做出貢獻,還讓大時代洪流中每個人獲得了滿滿幸福感。
劉潔説,“京津冀協同發展,不僅能夠帶動河北省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最重要的是給老百姓帶來了很多實惠和方便,從最一開始的京津冀取消長途漫遊費,到多條高鐵的建設開通,到雄安新區的開發建設,還有很多方面都讓我有不一樣的感受。”
律師讚十九大報告鼓舞人心 行業發展迎新春天
“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同樣在十九大報告中被提到。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新年在接受採訪時説,“近年來,我國律師隊伍不斷壯大,服務領域不斷拓展,律師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廣大律師積極參與各類法治實踐活動,在社會普法、建設法治文化、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張新年表示,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明確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強調“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深化依法治國實踐”,令人歡欣鼓舞。
眾所週知,律師是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重要力量,在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方面相對客觀中立、容易取得當事人信任,具有獨特的專業優勢、職業優勢和實踐優勢。
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張新年認為,可以預見的是,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加強對法治中國建設的統一領導後,在厲行法治,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的進程中,在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中,律師隊伍必將積極作為,勇於擔當時代使命,律師行業也必將充分發揮社會作用,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中扮演法治保障的重要角色。
採訪中張新年專門提到了一個行業變化的動向,“在十九大召開前夕,最高院、司法部出臺了一部《關於開展律師調解試點工作的意見》,賦予了律師《調解書》在試點地區可以得到司法確認的權利以及未來全面付諸實施的可能性。這一變化非常了不起,這種訴調對接的工作機制,對於拓展律師職能、深化律師制度改革、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等方面發揮重要的積極作用。種種跡象表明,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進程中,律師行業的發展迎來新的春天。”
聽完報告大學教授給自己提出四個要求
十九大報告中,“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讓山東大學教授陳言俊印象尤為深刻。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陳言俊稱自己最關注的仍是教育。
陳言俊坦言,“優先發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步伐。將會使中國在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各領域再次取得了巨大成就,這令國人為之自豪。”
聽完十九大報告,陳言俊告訴記者,自己給自己提了四個新要求。
作為老師,陳言俊要求自己,“第一要以學生為中心,其次要做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師,再次,我要做一個有責任心,有愛心的老師。
最後,我要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己。”
中國製造變中國創造 高速馳騁的列車讓家鄉變更近
高鐵的發展,讓中國人有了另一張驕傲的中國創造名片。“高鐵、公路、橋梁、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十九大報告中這樣寫道,短短幾年,中國人的出行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之前在外面上大學回趟家很麻煩,秦皇島到石家莊需要坐9個小時的火車,有了高鐵後,只需要三個小時,現在週六週日也可以回家。”在秦皇島建材學院讀書的王雪回憶。
高鐵改變了中國人的出行方式,同樣也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習慣。路途遙遠不再是來日方長的藉口,長山遠水也無懼風雨兼程。
原來十多個小時的路程,需要準備路程中的食物,而現在路程未變,時間卻縮短了近三分之一。
據中國鐵路公司表示,2008年以後,中國高鐵乘客人數平均每年增長了30%,目前為止,累計已有超過50億人次的旅客。預計2017年將有14.4億人次的旅客,選擇乘坐高鐵列車人數首次將超過一半。
2017年完全由中國自主研發製造的“復興號”列車,在萬眾矚目中登場,這也意味著,中國製造變中國創造已成現實。
中國鐵路總公司總工程師何華武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新研製出的“復興號”列車將代替 “和諧號”,成為將來中國主要出口的高速列車。
五年的發展建設,五年的行業深耕,每個人的努力都是中國發展進程中不可卻缺少的部分,美麗中國畫卷正被徐徐打開,那是青山、綠水、圓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