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新聞10月17日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分析城鎮化發展形勢,牢牢把握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這一指導思想,站在促進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這四化同步發展的高度,以戰略和全局的站位對新型城鎮化作出部署,提出了今後一個時期推進城鎮化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為城鎮化更穩更好發展提供思想指南。

新型城鎮化激發內生動力

針對我國目前城鎮化發展現狀,黨中央高瞻遠矚,既指出了城鎮化發展面臨的機遇,又看到了城鎮化發展遇到的問題,明確了城鎮化發展目標正確、方向對頭是能否走出一條新路的關鍵,強調“這樣一個十分關鍵的路口”“正確的方向就是新型城鎮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城鎮人口增加,城市數量和建制鎮數量都有明顯增多,初步形成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帶動了城鎮化發展步伐,城鎮化率也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6年的57.35%。這一發展成果,被國際社會看作中國發展的奇跡之一。

但奇跡的背後,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城鎮化高速發展過程中,積累了不少突出的矛盾和問題。比如,城鎮化率名義上超過了百分之五十,實際按戶籍人口計算不足百分之四十。大量進城人員涌入城市,對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較大衝擊了城市社會階層原有的結構,引發了一系列問題。

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增長的必然要求。新型城鎮化的過程,就是激發內生動力,彌補不平衡的過程,這是釋放國內需求潛力,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鄉村公共投入不足,城市老舊設施落後,管理不足,棚戶區、城中村大量存在,需要進行投入再改造。

新型城鎮化兼顧建築品質和綜合品質

品質是城鎮化的命脈,城鎮化發展既要做“面子”更要做“裏子”。黨的十八大把城鎮化品質的提高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要求,這為新型城鎮化發展提供了思想指導。

新型城鎮化發展要緊緊圍繞城鎮化品質提升作文章,對此,2013年12月在中央召開的第一次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提出了四條基本原則:一是以人為本;二是優化佈局;三是生態文明;四是傳承文化。

快速城鎮化必然伴隨大規模城市建設,但建築市場混亂和建築品質低下問題比較突出,建築物垮塌現象時有發生。品質問題,最表面的就是建築品質。

針對這一嚴重情況,習近平強調,建築品質事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事關城市未來和傳承,並以歷史古建築和西方特色城市為例,提出要以對歷史和未來負責的態度,高度重視建築品質問題,從制度上加以確保。

同時中央也注意到城鎮發展到現階段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情況,有的城市“攤大餅”式盲目擴張、貪大求洋建國際大都市;有的城市忽視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保護、個性缺失;不少城市交通擁堵、空氣污濁、垃圾圍城等“城市病”問題日漸突出,基礎設施特別是地下基礎設施不足。

因此,中央提出特別注意提升城鎮發展的綜合品質,不斷改善環境品質,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開發強度,增強抵禦和減緩自然災害能力,提高歷史文物保護水準。

新型城鎮化保障基礎民生

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新型城鎮化今後一個時期要著重解決好“三個一億人”的問題,即促進約一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一億人居住的城市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一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

這“三個一億人”,從解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城市人口城鎮化水準、中西部地區城鎮化發展佈局入手,重點解決當前城鎮化遇到的關鍵問題,是黨中央、國務院基於新型城鎮化發展提出的重要戰略舉措,關係到億萬家庭的安居樂業,也關係到國家的現代化進程。

基本公共服務是最基礎的民生保障。按照目標要求,到2020年,我們既要逐步解決一億農民工及其家屬在城鎮落戶和相關公共服務問題,又要逐步解決餘下農業轉移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務問題,讓他們有歸屬感。

為此,要加強基本公共服務財力保障,著眼“織好網、保基本、兜住底”,解決基本民生保障制度“碎片化”問題。要保障好農民工的基本權益,特別是杜絕代際貧困傳遞,保障農民工子女的義務教育,提升他們的文化水準和素質,以便更快融入城鎮生活。要特別重視農民工職業培訓和素質的提高,為城鎮化發展持續提供高素質的“人口紅利”。

推進新型城鎮化,深化改革是關鍵。國際經驗表明,一個國家從低收入走向中等收入,建立起“鼓勵要素投入”的體制機制就比較容易實現跨越。

現在,我國已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經濟發展到了關鍵時期,城鎮化也到了一個歷史關頭,能否建立起一套新體制、新機制至關重要。要根據重點任務、重點領域制度實現突破,比如出臺戶籍制度改革的相關內容,城鄉養老、醫療制度銜接,生態補償等制度。

因此,要將影響城鎮化發展的各種要素綜合起來,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建立起適合推進城鎮化發展的體制機制。(胡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