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9月22日訊 古往今來,不同國家間既相互聯繫又相互競爭,新興力量與守成大國不斷合作又不斷對抗,風雲變幻,迴圈往復。2013年3月,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演講時提出“各國應該共同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

習近平順應時代潮流,提出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體現出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對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略。

當前,中國已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既要為國內發展爭取和平的外部環境、盡最大可能減少外部阻力,妥善處理好與世界各國的關係,同時也要發揮一個負責任大國的作用,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合作共贏是人類邁向和平與發展的現實途徑

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裏,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再也無法單獨主宰世界事務,同舟共濟、和衷共濟,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是當前的主題。

隨著一大批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走上發展快車道,世界各個地區形成了多個發展中心,國際力量對比越來越朝著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方向發展。但難題和挑戰仍在。

習近平強調:“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文化多樣化、社會資訊化持續推進,今天的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條件朝和平與發展的目標邁進,而合作共贏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現實途徑。”

新型國際關係,核心就是合作共贏。習近平闡述其內涵時表示:第一,各國和各國人民應該共同享受尊嚴;第二、各國和各國人民應該共同享受發展成果;第三、各國和各國人民應該共同享受安全保障。

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要求“世界的命運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掌握。各國主權範圍內的事情只能由本國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來辦。”習近平指出這是處理國際事務的民主原則,國際社會應該共同遵守。

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成員,都有平等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的權利。要尊重各國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

他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和闡釋合作共贏這一理念,倡導世界各國攜手促進全人類走上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道路。他明確指出:“合作共贏應該成為各國處理國際事務的基本政策取向。

中國倡導建立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核心是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維護不干涉內政和尊重國家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等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維護聯合國及其安理會對世界和平承擔的首要責任,開展對話和合作,而不是對抗;實現雙贏和共贏,而不是單贏。

對於這一點,習近平也多次進行過論述。他在會見第67屆聯合國大會主席耶雷米奇時表示:“當今各國利益交融、安危與共,處理相互關係必須尋求共贏,維護和做大共同利益。”“中國將一如既往加強同聯合國合作,致力於同各國一道,推動實現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公平正義。”

在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會面時他多次表示希望聯合國抓住和平與發展的主題,高舉公平正義的旗幟,講公道話,辦公道事。“零和思維已經過時,我們必須走出一條和衷共濟、合作共贏的新路子。”

合作共贏的理念就是要摒棄零和遊戲、你輸我贏的舊思維,樹立雙贏、共贏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兼顧他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共同發展。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辦大事、辦好事、辦長久之事。

準確把握和主動回應中國與世界互動關係

我國已經進入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面對一系列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以最小的代價,通過和平發展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是中國外交面臨的新任務。

中國要發展,必須順應世界發展潮流,要站在高處,端起歷史規律的望遠鏡去細心觀望、綜合判斷,尤其要認清長遠趨勢。

中共十八大報告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又指出,要準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這是一個重大判斷,更是十八大之後和平發展道路的新的出發點。

目前,我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歷史性進步,在某些方面也積累了一定的優勢,但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容回避的事實是中國雖然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仍是一個發展不平衡的大國。

作為新興大國,需要我們把握好大國關係演變的特點,保持充分的戰略清醒和戰略定力。機遇和挑戰並存。

毫無疑問,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已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我國同國際社會的互聯互動也已變得空前緊密,我國對世界的依靠、對國際事務的參與在不斷加深,世界對我國的依靠、對我國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

中國發展所面臨的外部環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複雜態勢。

習近平早就指出:“和平發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們能不能把世界的機遇轉變為中國的機遇,把中國的機遇轉變為世界的機遇,在中國與世界各國良性互動、互利共贏中開拓前進。”

習近平提出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契合時代潮流,更符合我們的根本利益,是根據中國現實需要作出的戰略抉擇。

中國不僅是合作共贏的倡導者,更是積極實踐者

十八大召開後不久,習近平在同在華工作的外國專家代表座談時就強調,“中國不僅是合作共贏的積極倡導者,更是合作共贏的切實踐行者。”

中國一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承諾,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不斷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

首先是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對俄羅斯,我們進一步推動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繼續保持高水準發展;與美國,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並致力於同歐洲發展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夥伴關係。

其次是踐行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中國政府不斷提出促進地區治理的合作理念與務實方案,展現了與周邊國家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的誠意,同時強調,中國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決不放棄維護國家正當權益、決不犧牲國家核心利益。

第三是對廣大發展中國家堅持正確的義利觀。在非洲,習近平圍繞“真、實、親、誠”全面闡述了新時期中非共謀和平、同促發展的政策主張。同發展中國家交往,我們提倡義利並舉、義重於利。習近平還強調要在國際關係中踐行正確義利觀,妥善處理義和利的關係,既要讓自己過得好,也要讓別人過得好。“只有義利兼顧才能義利兼得,只有義利平衡才能義利共贏。”

第四是積極開展多邊外交。隨著國力的增長和國際影響力的增強,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和義務,同時也在實際上大大提升了中國的國際話語權。

合作而不是對抗,共贏而不是零和,才是人類社會和平、進步、發展的永恒主題。自2013年習近平以獨到的戰略眼光和大國領導人的胸懷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這條合作共贏之路將沿線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相互連接在一起,得到眾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響應和好評。

習近平提出共同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順應時代潮流,符合歷史規律,是中國共産黨關於國際關係和世界秩序思想的新發展,有利於推動各國發展關係、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中國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為人類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略。(徐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