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牌儀式
8月28日至30日,來自美國和國內知名院校、文化文物研究機構的33名海內外專家學者,齊聚在重慶黔江召開“2017年第六屆中國廊橋國際學術(重慶黔江)研討會”,共同探討廊橋歷史文化、科學藝術價值和廊橋文化的保護研究、傳承利用。
中國廊橋——跨越兩千年的文化圖騰
中國廊橋是橋梁與房屋的珠聯璧合之作。回溯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廊橋興起于秦漢,繁榮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沒落于近代。可以説,在中國,每一座古廊橋都承載了許多重要角色:它們是休憩場所、是祭祀宗廟,是交易市場、是娛樂平臺,是地標建築、是精神家園,是團結鄉民的紐帶,是傳播文化的長廊。在中國普通百姓心目中,廊橋不僅是公共建築,更是文化圖騰。
而作為一種中國傳統建築文化遺産的重要成就,木拱廊橋乃至傳統橋梁文化遺産的研究、保護和開發利用,近年來也越發受到地方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關心與重視,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黔江,位於重慶市東南部,武陵山區中心地帶,“七山二水一分田”是其真實寫照,山多、橋也多,即使是在偏遠鄉鎮,也不乏眾多大大小小的木構廊橋,在黔江的馮家街道、金溪鎮、五里鄉、小南海鎮等地均有所發現,且至今保存依舊較為完整,在為當地居民提供遮風避雨、休憩納涼以及通行之便時,也共同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土家苗漢兒女砥礪奮鬥、生生不息的民族生活畫卷。
“世界第一風雨廊橋”獲學界認可
時光回轉,在2016年10月29日的“濯水古鎮風雨廊橋景觀價值評定會”上,以上海交通大學建築系博導劉傑教授為首的專家組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櫛風沐雨,經過實地走訪、查看資料及現場討論後,對濯水風雨廊橋就曾給出了“濯水風雨廊橋建築組群橫跨兩江,綿延起伏,氣勢恢宏,在營造技藝上注重借鑒傳承土家族地域文化特色,亭、臺、樓、閣形態豐富,造型多元融合,類型多樣,是中國少數民族特色建築景觀的突出代表,堪稱中國廊橋文化的典例,其建築特色、規模、工藝在亞洲罕見”的中肯評價。
如今,時隔將近一年,通過中國廊橋協會這條紐帶,來自海內外的知名廊橋專家齊聚重慶黔江,召開2017年第六屆中國廊橋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為期三天的學術交流和旅遊景區考察中,與會專家學者實地考察了濯水風雨廊橋,秀山溪口天生橋、秀山清溪場客寨橋、楊氏土司城門,觀看了濯水廊橋文化展覽館;從藝術學、建築學、民俗學和建築史等層面,對中國廊橋特別是對西南地區木拱廊橋進行深入研究,從廊橋的歷史淵源、建造技藝、人文精神、美學價值,以及廊橋保護與利用等不同角度進行分析考證。
研討會上,經過專家組一致評審通過,劉傑教授還代表中國廊橋協會為黔江旅遊地標名片——濯水風雨廊橋授牌“世界第一風雨廊橋”榮譽稱號。自此,橫跨兩江、全長658米的濯水風雨廊橋經延伸後首次得到海內外知名廊橋專家學者的首肯和正名,成功摘得世界第一的“頭把交椅”,作為一張全新的黔江旅遊名片,必將推動黔江旅遊大區建設的車輪滾滾向前。
打造“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旅遊目的地”
濯水古鎮,距黔江主城26公里,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公路、國道319線穿境而過,距武陵山機場僅26公里,交通極為便利。
濯水古鎮始建於唐朝,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土家風情古鎮,也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上蒼有天眼,人間有良心”的文化底蘊古樸厚重,商賈文化、碼頭文化、袍哥文化及誠信文化相互交織。作為重慶舊城老街的典型,其“枕山、環水、面屏”的格局充分展示了環境科學的理念;建築構思遵循建築環境學原理,體現了建築體之間佈局的藝術性;建築風格融合了中國徽派、土家建築文化的特色,更體現了西南建築文化區域特點,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古建築內部的雕刻、壁畫裝飾、碑匾製作,體現了工藝上的觀賞性;建築形式有“四合院”、“四合五天井”、“吊腳樓”、“涼天”等,其建築工藝、牌坊、照壁、馬頭墻、吊腳樓等都是中華傳統建築的典型代表。
8月28日上午,專家組一行走進濯水古鎮,實地參觀考察了“樊汪余龔”古鎮四大家族院落、光順號、古鎮戲樓、紅軍渡碼頭等,大家無不對古鎮尊師重道、存天理、講良心印象深刻。在隨後召開的學術會上,不少專家紛紛表示,濯水古鎮歷史文化悠久,建築文化遺産資源豐富,特色鮮明,保護有力,傳承有序,符合“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旅遊目的地”評審條件。並就古鎮傳統建築保護和文化旅遊發展獻計獻策,暢談新區規劃、風貌控制、文物保護、建築標識等方面的先進理論和最佳實踐,指出濯水宜大力推進歷史文化旅遊體驗式開發,從而實現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的綜合發展。
考察期間,專家組一行還相繼走進蒲花暗河景區、小南海景區以及土家十三寨、武陵水岸,用耳聆聽民族天籟、用手記錄民族百態、用心感受民族文脈、用眼觸摸民族善良,體驗黔江“城即是景,景即是城”的浪漫氤氳,感悟大自然賜予黔江鬼斧神工的山水畫卷。面對如此良辰美景,正是“未曾相逢先一笑,初會便已許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