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花燈戲是由載歌載舞的秀山花燈派生出來的一個劇種。其形成時間可追溯到清末民國初年。在當時提倡“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秀山邊沿地區的梅江、洪安、石堤、溶溪、峨溶等地,相繼傳入了辰河戲、陽戲、燈兒戲、京劇、川劇等劇種。一些花燈藝人受到啟發,創編了一些時間在10─30分鐘,角色限于生、旦、醜,故事情節短小單一的摺子戲,又稱“單邊戲”。花燈小戲表演者少者2人,多者不超出5人;道白純係秀山方言,特別是花子(丑角)的刷白(講白話,吹牛)風趣詼諧,起著承上啟下,烘托氣氛的作用;人物身段動作生活化,隨意性強;唱腔多為一至兩個調子貫通始終,旋律與跳燈相似;打擊樂器加鼓作指揮樂器,與跳花燈的演奏方法基本相同;演出前設堂祭祀花燈神與跳花燈一樣;醜、旦的裝扮服飾同於跳花燈。

花燈小戲主要分佈在秀山的蘭橋、溶溪、峨溶一帶,主要劇目有:《牧童看牛》、《看牛下棋》、《三媳敬壽》、《箍桶匠》、《小媳婦》、《盤花》、《表妹盤花》、《老伴盤花》、《三碗飯盤花》、《花子醉酒》、《徐氏教子》、《徐氏做媒》、《玉樂瓶》、《下南京》、《賣花記》、《五杯酒》、《三碗飯》、《三星送子》、《同年妹打彩》、《鬧江州》、《陳姑趕潘》、《四季景》、《萬花池》、《寶兒摟姐》、《裁縫偷布》、《劉鬍子哥哥下棋》、《打漁救生》、《王大娘補缸》、《百花贈劍》、《安安送米》、《送報條》、《鬧五更》等30余折。這些小戲大多是反映人民群眾勞動、愛情及百姓的日常生活,具有活潑輕鬆、風趣詼諧的特點,鄉土氣息濃郁,內容雖然單調粗淺,但為老百姓所喜聞樂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秀山花燈戲的繼承與發展,1964年成立了秀山花燈歌舞劇團,共創編了大小花燈戲20余出。花燈歌舞劇《洞房花燭夜》獲四川省計劃生育調演創作、演出雙一等獎,並於1992年赴福建泉州參加“全國天下第一團”優秀劇目展演;花燈戲《銀河會》參加四川省少數民族戲劇調演,省劇協組織了專題研討會;上述兩劇均獲全國少數民族戲劇題材團結獎。

新編秀山花燈戲,在編、導、演、服飾、道具、唱腔、置景、舞蹈、主要樂器配置、打擊樂伴奏等諸多方面都作了大膽的探索工作,力求既尊重傳統又不局限于傳統,形成自身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