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隆壽拿著電喇叭巡山。中國網 郭澤涵攝

中國網6月28日訊(記者 郭澤涵)發源於江西省安遠縣三百山的東江是惠州、深圳以及香港居民飲用水的主要來源。為讓香港同胞喝上放心水,多年來,地方政府精心呵護著東江源生態環境。

“護水必先護林”,安遠縣將水源區域林場劃為重點保護區域,建立起嚴格的森林保護制度。

“天氣乾燥,請大家注意護林防護,不要亂燒田埂、秸稈、果園條帶,誰燒山誰負責”,山間回蕩著龔隆壽熟悉的聲音。

生活在三百山鎮虎崗村的龔隆壽是當地護林員中資歷最老的一員,當地居民都叫他“龔叔”。

一套迷彩服,一雙解放鞋,一隻電喇叭是龔隆壽巡山護林的行頭。龔隆壽每天早上6點開始工作,自帶乾糧當午飯,渴了就喝山溪水。他一天走30多裏,37年走了10多萬公里,走壞100多雙鞋。

龔隆壽接受媒體採訪。中國網 郭澤涵攝

1979年5月,龔隆壽退伍返鄉,當地村幹部看他身體素質好,就動員他當護林員。龔隆壽滿口答應下來,但父母卻極力反對,想讓他趁年輕學門手藝。通過軟磨硬泡,龔隆壽最終還是説服了父母。

龔隆壽告訴記者,他下決心當護林員是因為1978年他在丹東市當兵時,當地一位農民不小心點燃了當地人的經濟來源——蘆葦蕩。為了救火,他和戰友們幾天幾夜沒休息,但熊熊燃燒的大火最終還是燒燬了幾百畝山林。那次大火給龔隆壽留下了深刻印象。

龔龍壽講述,他第一次巡山時,一天幾十里山路下來,雙腳都磨起了泡。次日他一瘸一拐繼續忍痛巡山。父親看著心疼,湊錢給他買了一輛自行車。龔隆壽説,怕自行車騎壞了,他根本不捨得騎,山路不好時就推著走。

“有了家人的支援,我巡山護林的動力更足了。”龔隆壽説。

龔隆壽給記者講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林區人戶少,山裏毒蛇、蚊蟲多,通信手段落後,在山裏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要靠自己,處處都得小心翼翼,拿著柴刀開路深入山林,查看情況。

“一年至少300天都要上山,摩托車騎壞3輛了。”龔隆壽説,過年過節時放煙花的人多,易引起火災,巡山護林要比平時更勤快。

龔隆壽沿著巡山的路向記者介紹。中國網 郭澤涵攝

在龔隆壽的守護下,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三百山的公益林區偷盜木材的現象少有發生,且至今沒有發生過火災。

龔隆壽告訴記者,一開始還有人上山去砍林、偷偷採礦,發現後就告訴他們:“山砍禿了、挖爛了,下游就喝不到好水了。砍樹能掙幾個錢,給子孫留點好山好水吧。”

“現在時代變了,人也變了,家家戶戶燒煤氣了,建房子不用木頭了,守護山林也輕鬆了。”龔隆壽説。現在,龔隆壽把工作重點放到了植樹、防火和幫助村民上。

虎崗村龔享洪告訴記者,附近村裏的困難人群需要幫助時,一般都會找龔叔,因為他是有求必應的熱心人。

“愛護樹木,人人有責;濫砍濫伐,禍及子孫。”龔隆壽的電喇叭聲已經成了當地村民的“安心熱線電臺”。

“只要能走得動,就要繼續把東江源頭的山林保護好。”龔隆壽説。

據了解,五十餘年來,東江源頭區域水質始終保持在國家標準Ⅱ類以上,環境空氣品質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

站在東江源頭重要水源保護區三百山腳下,龔隆壽指著山上一片茁壯挺拔的林子説,那是他剛栽下的。

37年的護林生涯,他像愛護孩子一樣看護著山上的一草一木,跟青山綠樹結下了深厚感情。像“龔叔”這樣的安遠縣護林員們仍在繼續為一水情牽的香港同胞的飲水默默奉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