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view.luna.visualbusiness.cn/release/pic/article/401/20161013111328_0-98414592.jpg

雅俗共賞的民族藝術奇葩

後河古戲是由湖北漢劇、湖南南戲與江西的昆山腔交融、創新後形成的。明朝的“趕蠻拓業”和清初的“湖廣填川”期間,大批外地移民遷至濯水後,漢戲與南戲相撞並與昆山腔相融合,最終形成了濯水獨有的後河古戲。

之所以稱為後河戲,是源於當地人認為阿蓬江係烏江的支流,是烏江的後河。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川劇名凈鄧小雷和後河戲大師張仁山,組成了一支十幾人的濯水後河戲班子,被稱為“人大戲”。從此,濯水後河戲正式登上舞臺。

94850554559904394.jpg

後河古戲臺

主要特徵

濯水後河戲可算是半臺鑼鼓半臺戲。鑼鼓分輕重緩急,悲歡鋼柔,戲著重唱念做打,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統一,雖分南、北、上三路唱腔,但仍屬皮黃戲一類。舞臺表演空間大,時間跨度不限,有一套完整的戲劇表演程式。

分佈區域

濯水後河戲主要流傳于重慶市黔江區濯水鎮、兩河鎮、馮家鎮、蓬東鄉、馬喇鎮、金洞鄉等地,是典型的地方戲曲。

02 (1).jpg

古戲臺演出

傳承譜係

同治八年(1869年),湖北“玉字班”後漢戲班子到濯水鎮演出開始到民國初年,由李棣之、韋子廷、黃寶生、李自強等傳唱而形成“玩友”。這是濯水鎮後河戲的前身。在民國初,由張仁山師傅組建的十多人的人大戲班子為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後河戲劇團。

解放初(1951年),正式成立濯水鎮後河戲業餘劇團,張仁山任總師傅。1959年張仁山去世,由黃義清、余清義、龔光耀、龔道合等傳承。文化大革命時期,停止演出。1976年劇團重新恢復。濯水後河戲由黃義方、龔光耀、龔道正等傳承到今。

保護措施

後河古戲既高雅動聽又通俗易懂, 其藝術語言和音樂形像是很多地方劇種所不具備的,是雅俗共賞的民族藝術奇葩。2009年,重慶市把濯水後河戲列入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並採取措施加以傳承保護。其主要保護措施為:

對《後河戲》進行收集,整理,出版中小學民歌鄉土教材,從幼時啟迪,讓這一古老的藝術煥發新的生命力;

結合濯水鎮的旅遊開發,大力推進民間特色文化的打造,讓後河戲成為民俗生態旅遊的一朵民間藝術奇葩;

定期舉辦後河戲比賽與民間後河戲演出等,激發廣大群眾的積極性,促進後河戲的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