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28日訊 2017年3月24日,首屆“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國際大賽上海宣講會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蔡冠深報告廳內拉開帷幕。
本次大賽宣講會現場匯聚了各界精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李雙龍教授;大賽總協調人、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于運全;大賽總策劃、中國新聞史學會公共關係分會會長、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資訊傳播學院副院長陳先紅;大賽組委會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胡百精教授;北京關鍵點傳媒集團董事長、上海貝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遊昌喬教授等專家親臨指導,與來自上海地區十幾所高校共200余名師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首先,于運全副主任介紹了大賽基本情況。本次大賽屬於公益性創意大賽,由中國外文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等作為指導單位,它所搭建的平臺,不僅面向高校師生,同時也鼓勵社會各界人士廣泛參與,獲獎作品除了會獲得豐厚的獎金之外,還有機會被企業或政府買單進行二次成果轉化。
隨後,李雙龍副院長在講話中指出,大賽以習近平總書記的“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為理論依據,旨在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面向國際社會徵集以“原味中國故事,融通世界美好”為主旨的“中國夢的故事”、“中國人的故事”、“中國文化的故事”、“中國品牌的故事”以及“年度故事專題”。這些主題包含了中國故事的宏觀、微觀、文化和品牌的不同維度。
那麼我們該如何講好這些故事呢?胡百精教授用詳細、風趣的語言為同學們耐心作了參賽輔導。胡教授認為,一個優秀的品牌故事應當在五個範疇同時發力:在理由上,品牌故事應符合敘事理性,提供“好理由”的邏輯;在要素上,品牌故事應在戲劇五因上“拉滿弓弦”,打造最具吸引力與傳播力的品牌故事;在主題上,品牌故事應使用主題化表達——通過最高和最低兩類“先驗”主題的傳達,實現了“中間主題”的灌輸;在框架上,品牌故事應符合公眾喜聞樂見的標準故事范型;在節奏上,品牌故事應精確規劃故事起承轉合的時點,牢牢抓住受眾的注意力。
接著,遊昌喬董事長提出了“共鳴”的命題,為我們闡述了“講好”一個故事的標準——“講活”一個故事;而“講活”一個故事的標準是能否講到人性、挖掘人性、産生人性共鳴。遊董事長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在生活裏充滿創意和娛樂感,善於發現快樂、傳遞快樂,善於發現身邊的美好,傾聽別人的故事。這些快樂與美好是使“中國故事”産生人性共鳴的重要源泉。
最後,陳先紅教授深度解讀了中國故事的命題策略。她説,舉辦此次大賽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轉化為智庫服務新産品的一次有益的探索,也是科學研究如何服務於國家和社會的一次有益的嘗試,同時也是公共關係和戰略傳播思維的一次主題性的實踐。在五大類17類子題選題中,前面的四大類將會成為每年大賽的規定選題,進行長期的創意傳播故事的徵集,以期能夠成為中國好故事的元話語,提升中國的對外話語權,因為話語合法化的過程和提升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長期積澱的過程。
接著陳教授重點解讀了大賽的命題策略,比如中國夢的選題,重點從國家敘事的角度進行創意,把國家作為公共産品進行推廣,像美國和南韓學習,像推銷耐克鞋一樣推銷美國、像販賣泡菜一樣販賣南韓、像包餃子一樣包裝中國,把中國作為品牌符號和公共産品進行系統的打造。比如美國在講到美國國家形象的時候,都會從五月花號的故事,獨立宮的故事,自由鐘的故事,自由女神的故事來傳達美國的核心價值觀,塑造美國的精神,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在談到中國人的故事的時候,陳教授分享了美國人把美國精神物化為西部牛仔這個英雄人物的形象,作為承載美國自由民主精神的符號,廣泛體現在它的電影、商業行為和娛樂産品中進行全球傳播。
除此之外,陳教授還特別提到家庭價值觀是講好中國故事的戰略眼,應該圍繞國際視野的價值觀、企業的家文化以及家國天下的大國情懷去進行故事的傳播和創意。在中國文化選題方面,她認為要圍繞文化理念、文化儀式、文化符號、娛樂産品和文化信仰幾個層面去講好中國的春節文化、漢字文化、儒釋道文化、西遊記文化。以漢字為例,要充分調動各種藝術形態如書法、繪畫、舞蹈、雕塑、小品、音樂、玩具設計、服裝設計等對漢字進行多模態的創意表現。在中國品牌的故事裏,她強調了無論是城市品牌、鄉村品牌還是民族品牌,都要挖掘出品牌的核心價值觀,成為國際社會共同的生活價值觀,從人性的需求、人心的訴求角度去發展出品牌的核心價值觀,去尋求品牌真我和文化張力之間的意義共用地帶,由此展開故事情節的設計。最後,她提出了講好中國故事的四有標準:有事實、有趣味、有對比、有意義。
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宣講會走向尾聲。專家們的輔導讓同學們的參賽目標和計劃更加明確,也讓我們對此次意義重大的比賽充滿無限憧憬,祝願首屆“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國際大賽”取得圓滿成功!
“講好中國故事,融通世界美好”——讓我們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