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全屏觀看效果更佳】

長近六米的打冰桿。中國網記者 王夢澤 攝【點擊觀看組圖

今年58歲的陸輝,已經在北京鐵路局北京工務段南口橋梁工區工作近40年,每到冬天,他和工友們就駐守在八達嶺隧道擔任打冰工作。

八達嶺隧道是中國自行修建的第一座單線越嶺鐵路隧道,位於北京市延慶縣,京包鐵路北京至張家口段(原京張鐵路)的青龍橋車站附近,始建於1908年,全長1090.5米,是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4座隧道之一。

每天有34趟列車來回經過這個古老的隧道。“淩晨1點到4點,正是大家都在睡覺的時候,我們要進到隧道裏打冰;白天中午12點到1點多,正是大家吃午飯的時候,我們要進去作業。”陸輝説。

打冰人準備進洞作業。中國網記者 王夢澤 攝

百年八達嶺隧道百年打冰人

每年11月底至次年3月,是鐵路人“戰冬運保春運”的關鍵期,也是打冰作業的繁忙期。為排除隧道滲水形成的危險源,鐵路工務段會在結冰嚴重的隧道密集區設置打冰點,由橋梁工等組成的打冰隊駐守,24小時不間斷監控滲水情況,確保列車運作安全。

隧道內陰暗潮濕,打冰人需要在隧道內來回步行,一段一段巡視結冰情況。“頂部的冰柱尤其得仔細看。如果沒打掉,掉下來砸到列車就壞了。” 陸輝説。

每次進隧道,打冰人都要借助頭頂的探照燈和強光手電,認真觀察岩壁和頂部的冰柱,用打冰桿、鐵鎬清理。零下十幾度、黑暗狹長的隧道中,伴隨著叮叮噹當的鑿冰聲,冰棱在岩石上飛舞,探照燈下,冰花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四米長的打冰桿一下下用力砍向冰面,清理好的碎冰塊碼放在不影響列車安全行駛的路旁。

淩晨1點半到4點,在列車經過的空檔,工區會根據碎冰塊的多少,安排人手清理出隧道。

“85年冬天有一次冰塌得很嚴重,隊友幾個長時間作業,地方小,施工展不開,最後經過一番搶救,運出去十多立方米的冰塊,當時還找來武警部隊的士兵幫忙,火車就停在洞口外邊等著。” 陸輝説。

休息室裏打冰人的衣架。中國網記者 王夢澤 攝

春運中的“留守”班組

南口橋梁工區有12名橋隧工,每4人為1個班組,每個班組在八達嶺隧道值守2天,3個班組三班倒。

不打冰的時間裏,班組四人蜷縮在簡陋的休息室,吃飯、取暖。休息室的床舖離窗外的火車軌道相距不到四米,列車行駛的聲音轟鳴震耳,他們卻早已習以為常。

每個班組的4名橋隧工有嚴格分工:一人駐站負責通訊聯絡,一人負責現場防護,兩人負責打冰。和陸輝一起負責打冰的,是55歲的李長年。54歲的劉志利負責現場防護。同樣54歲的曹元海,負責駐站通訊聯絡,提示經過列車。

在漆黑渾濁的隧道中,李長年手持對講機,肩背喇叭、旗子等防護工具,每隔3到5分鐘,就會與駐站聯繫一次,確定安全信號。這份現場防護員的工作責任重大,火車要是快來了,要及時通知打冰人下道避車。

作為駐站通訊聯絡員,在每次打冰前,曹元海都要提前半個小時出發,步行幾裏路,到工作站進行簽字確認工作,然後發回信號,陸輝收到信號後,才可以帶領工友進洞作業。

曹元海的父親曾經也是一位打冰工人。38年前,17歲的曹元海接替了父親的工作, “那時候父親春節也回不去家,小時候不理解,大了發現,工作要幹好,家裏就難免要委屈點兒。”曹元海説。

“隧道溫度低,落在衣服上的水,很快被凍住,作業出來回到屋裏,脫下衣服,衣服自己就能立住。” 劉志利説。幾年前天井冰柱大,從山洞頂上往下嘀嗒水,就跟下雨似的。

劉志利跟陸輝一起配合打冰,倆人每天扛著打冰桿、鋤頭進洞幾次。

八達嶺隧道打冰人休息室裏簡單的廚具。中國網記者 王夢澤 攝

辛苦枯燥與堅守

八達嶺隧道修建於百年前,無法完全使用現代技術來避免漏水結冰,只能靠人工維護。打冰是體力活,常常帶著一身汗從隧道出來,風一吹很容易感冒,加上地處偏僻,工作辛苦又枯燥。

“橋梁工沒有年輕的,天天風吹日曬,體力勞動,收入又低,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幹,但我們老鐵路人,就想著要幹一行愛一行。”劉志利説。

由於任務重,在幾十年的工作時間中,陸輝僅有2、3個春節假期是和家人團聚的。“今年春節依然會留下值班。”陸輝説。

北京工務段懷柔北橋梁車間主任昝立華介紹,現在的隧道環境比早些年有所改善。“經過對隧道的改造,比如加強排水,加強堵漏水點,隧道內的冰柱少了很多。打冰人工作強度也相應的減少。”

“以前打冰,每人都至少有三雙棉鞋,一天之內來回的烘乾,現在情況好轉了很多。” 昝立華説。

淩晨4點,一天中最冷的時候,陸輝等三人又一次打冰歸來,陸輝摩擦著鐵路工服上的扣子説:“這個也叫路徽,我名字也是陸輝,可能這就是我跟鐵路的緣分吧!”

(文字/肖冰  拍攝/吳聞達、王夢澤、陳思揚、肖冰  後期/吳聞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