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因素: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絲綢之路申遺成功,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安家瑤向記者解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絲綢之路的歷史價值與意義非常認可與重視,絲綢之路申遺項目的提出,可以説是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絲綢之路多年的研究為前提的。早在198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開始啟動了長達10年的“對話之路:絲綢之路整體性研究”項目,曾先後組織國際專家分別對絲綢之路的沙漠、草原和海上線路進行考察。進入二十一世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又組織過兩次絲綢之路沿線專業考察,形成較為專業的考察報告。文化線路被認為是拓展遺産規模和複雜性趨勢的最新發展成果,也最適用於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是東西方之間融合、交流和對話之路,近兩千年以來為人類的共同繁榮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絲綢之路所表現的突出普遍價值,對當今世界的發展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以“廊道”概念確定的分段申報策略,也及時地為絲綢之路成功申遺提供了可能性。
除此之外,陳同濱認為,本次申遺成功的關鍵還體現在中、哈、吉三國之間的通力合作,以及國內專家集體、專業團隊、各級政府、遺産地的管理者和利益相關方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對此,安家瑤也有著很深的體會, “我們在考察本次的申遺點張騫墓時,看到張騫的後人為祖先的功績而驕傲,至今仍在為張騫守墓,他們很好的保存了墓地遺址,並提供了家譜資料,積極支援申遺,這對我們的申遺工作幫助很大。”
遺址甄選:依據其價值和保護管理情況
在2007年,國家文物局確定的絲綢之路聯合申報世界遺産第一批申報項目推薦名單中,共有48項文化遺産,但到最後,僅有22項入選。陳同濱告訴記者,遺産點的甄選依據的是其與絲綢之路的關聯價值和保護管理情況。
安家瑤在採訪中也談到,各地遺址保護程度不一樣,申遺積極性也不盡相同,這直接影響到了這些遺址最終能否入選。她舉例説,絲綢之路的起點是西漢首都長安,這是無可爭議的歷史事實,但本次申遺時將東漢首都洛陽也併入到了起點的範圍。“為何洛陽也能被列入申遺考慮範圍,很大部分原因是由於河南對申遺工作的重視。河南境內的龍門石窟、殷墟、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申遺成功,讓他們意識到文化遺産帶來的重大變化,因此也擁有了較高的申遺積極性。”
本次申遺成功是絲綢之路漫長申遺道路上一個良好的開端,除了目前已申遺成功的廊道,絲綢之路南線、海上絲綢之路等路線也佔據著重要歷史地位。據安家瑤透露,一旦條件成熟,其他廊道的申遺工作在不久的將來也會被逐漸提上日程,更多的遺産點將被列入申報範圍,以期最終能充分揭示絲綢之路這一人類文明史上偉大遺産的所有價值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