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匠"引進落戶 技能人才有望評高級職稱
近五年來,北京市新增高技能人才24.1萬人,270.3萬人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建成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7家、市級首席技師工作室120家,直接培養人才1.2萬餘人。而這些高技能人才為國家高精尖産業發展、首都經濟社會建設、現代城市運作保障、人民美好生活服務發揮著重要作用。
下一步,北京市將創新技能人才工資提升機制,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對技能人才試行年薪制、股權制和期權制。同時,技能人才評正高級職稱、引進落戶都成為可能。同時,宣佈要重獎“北京工匠”、培養更多的“北京工匠”。
市人社局表示,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將緊緊圍繞“就業優先”和“人才強國”兩大戰略,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和就業服務均等化水準,努力實現更加充分、更加穩定和更高品質的就業。同時,培養更多適應高精尖産業結構調整的高技能人才,全面提升職業培訓高端化水準。
國外如何培養並保護“匠人”行業
在國外職業教育深受重視,西方國家發達的工業離不開高素質的“匠人”。不少國家甚至把職業教育視作教育體系的“中流砥柱”。在中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背景下,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優秀經驗。
德國
德國是職業教育最發達和完善的國家。雙元制是德國職業教育的基本模式,它為德國企業培養了大批的有用人才,推動了德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所謂雙元制職業教育,是指學生在學校接受理論學習的同時,又在企業接受實踐技能培訓。接受雙元制培訓的學生,一般是在中學拿到畢業證書後,自己或者通過勞動部門的職業介紹中心選擇一家企業,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同企業簽訂培訓合同,得到一個培訓位置,然後再到相關的職業學校登記取得理論學習資格。
目前,德國共有350種官方認可的職業培訓工種,約三分之二的年輕人曾參加過培訓並獲相應證書,成為德製造業強有力的前沿軍和後備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國,産品品質與技工的職業聲譽息息相關。如果一個技工因産品品質問題而被解雇,將很難在行業內再次就業。如此嚴苛的要求使學生從培訓之初就一絲不茍,潛心修煉內功,從而為職業生涯打下堅實基礎。
瑞士
在瑞士,職業教育不是“後進生”的歸宿,而是國家經濟鏈條上重要的一環。作為聯邦制國家,瑞士各州享有教育的立法權和管理權,但唯獨職業教育由聯邦和各州共同管理。國家對職業教育的資金投入也非常大。
瑞士很早便認識到職業教育的重要性,並通過法律形式予以保護。早在上世紀30年代,瑞士就頒布了第一部《聯邦職業教育法》。在2004年,順應時代發展頒布的新《職業教育法》中,重新對政府和企業職責、專業教學以及學徒培訓內容、從業人員資格、品質保障機制等作出規定。
瑞士人從小就被灌輸了“一個健全的人必須掌握一技之長,並獲得一份工作”的理念,從初中二年級開始,學校要對學生進行系統的職業指導。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沒有人會因為選擇了職業教育而感到低人一等。
日本
日本政府長期以來非常重視職業培訓,並就職業培訓推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1958年,日本政府制定了職業培訓法,同時,投入大量資金建立公共職業培訓機構。日本的職業教育非常發達,包括短期大學、高等專門學校、專門學校及企業內的職業訓練等不同層次,其為戰後日本經濟的恢復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工匠精神”的培養也是日本職業教育所格外關心之處。注重精益求精、追求極致和完美主義,技術一流的藍領工人就是日本製造業強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實際上,在進入工廠前,日本的學前和學校教育體系,不會教給學生任何具體的職業技能,但卻會無孔不入地植入“匠人意識”,從小培養孩子對鑽研技術的興趣。
這種精神的培養也離不開社會對技工的尊重。在日本,藍領工人的收入甚至超過白領,在社會上也更受到尊敬。技術學校的畢業生就業率都在98%以上,遠遠超過大學生。日本藍領工人的薪資水準在全世界都處於很高的水準。一個高級技術工人的月薪,足以支撐起全家的開銷,妻子可以做全職主婦,並生養多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