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涉嫌當眾猥褻女童引眾怒 國外如何防範兒童遭性侵

中國網新聞8月16日訊(記者戚易斌 實習記者符琦)近日,南京南站候車室發生涉嫌猥褻幼女事件。一男子在眾目睽睽之下,公然將一名未成年女孩抱坐在自己大腿上,伸手到小女孩裙子裏摸索。南京鐵路警方表示,鐵路公安機關目前已經找到相關人員,後續調查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

此次事件在網路上引起了極大關注,也引發了網友對該男子行為的口誅筆伐。然而,類似事件已非首次發生,此類案件不僅是個人和家庭的悲劇,更是社會的警鐘。它的背後,是兒童防性侵教育的“留白”、家庭學校監管的“失守”、法律體系的盲點以及心理救助機制的缺位。
標題圖片
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迫在眉睫

據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專項基金髮布的數據:2016年全年,僅媒體公開報道的性侵兒童(14歲以下)案例就有433起,平均每天曝光1.21起。最高人民法院的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6年的4年間,僅全國法院審結的性侵兒童案件量就達到10782起,換算下來,每天至少有超過7名兒童被傷害。

更嚴重的問題在於,大多數人對此毫無意識,甚至充滿認識誤區。根據“女童保護”的統計,2013年至2015年的媒體曝光中,城市地區發生的性侵兒童案例比例比農村地區要高;2013年至2016年中,熟人作案比例大,最高佔87.87%;我們常以為性侵者都會使用暴力,但實際上,有時候性侵者會利用賄賂、誘騙、關愛等手段誘騙孩子。

為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我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兩部專門法律,從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四個方面具體規定了在保護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責任。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在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有效性和專門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此外,由於幼童性侵案件本身的隱秘性,常常“事出有因,查無實據”,給辦案帶來很大難度。

標題圖

標題圖片美國標題圖

標題圖片法國標題圖

標題圖片南韓標題圖

 
 
 
標題圖片 

法律保護與自我保護相結合

未成年人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身心由不成熟向成熟過渡,有著獨特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在我國,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由於未成年人自我保護能力很弱,甚至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為防止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運用立法在內的各種手段進行有效保護。

今年3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該法將於今年10月1日起實施,其中不少內容與未成年人保護有關。民法總則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也就是説,如果青少年在未成年時期遭遇了性侵害,即便當時沒有主張自己獲得民事賠償的權利,追究侵害方的責任,年滿18周歲後仍可要求侵害方給予民事賠償。

同時,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的建立也是非常重要的。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理事施冰瑩表示,孩子的性教育應該從小開始,通過閱讀繪本等有關性別引導的書,視頻、動畫、新聞事件等及時對其進行引導,讓孩子懂得自我保護。對孩子的教育要堅持自然、合適的原則,不能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問題。

國外如何防範未成年人性侵害

未成年人性侵害是個全球性的社會問題。發達國家不僅在法律上嚴懲性侵罪犯,更是重視對兒童進行預防性侵方面的教育和培訓,嚴格界定社會各個部門在防止兒童性侵方面的責任,為未成年人構築安全保障體系。

標題圖片

美國

美國對性侵兒童的懲罰是十分嚴厲,與之相關的最著名的一部法案是“梅根法案”。1994年,一名7歲的美國小女孩梅根•坎卡被住在她家附近的一名性犯罪分子綁架、並遭其姦殺。梅根失蹤89天后,新澤西州長簽署了美國第一個“梅根法”,強制居住在新澤西州內刑滿釋放的性罪犯去州警察局登記。

1996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克林頓簽署了聯邦“梅根法”,要求美國所有州刑滿釋放的性罪犯都必須到所住各州執法機關登記,執法機關會將性罪犯的資料公之於眾。這樣,公眾可以進入美國司法部網站查詢,看看自己居住的區域內有哪些性侵案底的危險分子,包括他們的姓名、照片、住址和所犯罪行等詳細的資料,有孩子的家庭以此提高警惕,避免讓孩子與這些人産生正面接觸。同時,重復犯罪者必須每90天去警察局報道,如果他們的外貌有任何變化,諸如留鬍鬚、整容等,一定要通知警察局。

迄今為止,美國五十個州均已擁有自己的“梅根法”。各州的“梅根法”規定不盡相同,有寬有嚴。在路易斯安納州,公眾可以隨便查詢性罪犯搬家的資料,甚至有私人公司通過電子郵件隨時向用戶提供性罪犯的最新住址,以警告用戶最近有刑滿釋放的性罪犯搬到當地居住。最嚴格的當屬俄勒岡州,搬到俄勒岡州居住的刑滿釋放的性罪犯必須在家裏窗戶上張貼醒目的記號,以警告鄰居自己的身份。

標題圖片

法國

法國一直不遺餘力地致力於未成年人合法權利的保護。根據法國刑法以及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法國針對不同危害程度的性侵15周歲以下未成年人的犯罪,配置了最高20年的有期徒刑和15萬歐元罰金的嚴厲刑罰。

儘管如此,自本世紀以來,法國社會還是頻頻曝出性侵兒童的醜聞。法國政府和民眾逐漸意識到,刑罰並非一劑萬能藥。對於兒童性侵行為必須以預防為先,並需要依託教育、管制、聯繫和保護性處置措施等四個維度共建預防兒童性侵的防禦網路。

首先,教育手段是目前最為有效的兒童預防性侵的方法。法國政府要求父母和學校及早開展對未成年人的性教育,樹立正確的性保護意識,並對未成年人明確性侵行為的定義。其次,從管制層面來看,法國對包括電視、電影以及網路在內的所有媒體節目設立了分級標識制度,以此來避免未成年人接受不符合其年齡身份的媒體資訊。再次,從聯繫層面來看,法國在各級地方政府都設立了兒童權利保護專員,由專員與社工相配合對各所中小學校進行定期巡防,深入接觸未成年人,減少其心理隔閡,進而發現犯罪線索。最後,從保護性處置措施來看,針對戀童癖犯罪人再犯罪率較高的特點,法國法律規定,相關犯罪人在出獄後需接受監控以及接受心理輔導,有些還需強制接受醫學治療以防止再犯罪。

標題圖片

南韓

南韓法律規定,對未滿19歲的受害者實行性侵犯的犯罪者實行藥物治療,同時,擴大電子腳銬的使用範圍,並且對性犯罪者的部分隱私予以曝光。

從2010年起,南韓20歲以上的每人平均可在政府指定網站查看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犯者的個人資訊,包括性犯罪者的姓名、年齡、住址、實際居住地、照片、犯罪內容等。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以下的性犯罪者個人資訊公開期限為5年,有期徒刑3年以上的公開期限為10年。

南韓電影《熔爐》以真實發生在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的事件為藍本,描寫了一起性暴力引發的悲劇。因為該電影的上映引起巨大反響,南韓國會正式頒布《性暴力犯罪處罰特別法部分修訂法律案》,南韓警方也組成特別調查組對當年的事件重新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