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聲污染成“必然”事件
隨著城市化步伐加快以及人們生活方式和習慣的改變,我國城市的聲環境現狀並不樂觀,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首當其衝。《2017年中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報告》指出,在31個直轄市和省級城市監測點中,聲環境品質晝間總達標率為87.2%,而夜間達標率僅為59.7%。
報告結果並非出乎意料,諸如高音喇叭、小區裝修、汽車鳴笛等“噪音轟炸”讓人無可逃遁。我國現行的環境噪聲標準規定,晝間噪聲不得超過40分貝,夜間不得超過30分貝。然而,馬路上疾馳而去的車輛、菜市場喇叭裏播放的叫賣聲,無不低於70分貝,這無疑對人們日常生活造成干擾。
針對噪聲污染的治理,我國在1997年正式實施《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賦予環保、公安、交通等多部門環境噪聲監管職責。然而,因為出現交叉管理,執法主體欠明確等情況,防治工作落實困難,噪聲污染至今仍為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
各國如何為城市“消音”
噪聲是伴隨經濟社會發展、城市現代化、交通便利化的負面産品。在國外,人們同樣難免噪聲污染帶來的困擾。對此,各國都出臺法規並採取措施整治噪聲污染難題。
日本:城市佈局避免建築施工噪聲
日本對於噪聲的防治可謂“從根源解決問題”。城市規劃的合理佈局保持了居民區的寧靜環境,有效地減少了居民遭受噪聲困擾的幾率。
在日本,城市中的商業區和居民區分界非常清晰,大部分的住宅區地處郊外,離市中心鬧市區相距較遠。日本《環境基本法》針對不同區域分別作出噪音限制的明文規定,各區域因互不干擾,落實和執行相關規定也相對容易。
此外,裝配式建築在日本的普及也實現了控制建築施工噪聲的良好效果。工人建造房子時,事先在標準化的工廠進行加工和裝修,之後再運到施工現場,宛如搭積木般完成最後的傢具組裝工作即可。這樣就減少了對周圍居民的噪聲影響。
德國:“一氣呵成”治理交通噪聲
德國作為工業核心大國之一,勢必面臨現代化和工業化帶來的噪聲污染問題。上世紀70年代,德國提出了噪音消減計劃,首先對準交通噪聲的治理。
德國對於交通噪聲實行“一氣呵成”式治理,從控制噪聲源,到切斷傳播途徑,再到保護受影響人群。相關部門首先規定公路交通噪聲極限值,將車輛噪聲監測列入每年車檢,以此促使汽車廠家改進噪聲設計;之後,對道路進行現代化改造,鋪設低噪音路面,在道路兩旁樹起噪聲防護屏,削弱噪聲傳播能力。
在保護受影響人群方面,政府堅持將“保護公眾遠離噪音”作為城市建設的義務,規定禁止在噪音超過75分貝的地區建造房屋。此外,人們可根據“噪聲地圖”——一張可反映城市各區域聲環境品質的地圖,來選址安家落戶。
美國:“皮毛法律”嚴懲生活噪聲
在美國,不斷升級的噪聲污染已成為環境治理的重大挑戰。其中,生活噪聲是最讓美國人“頭疼”的問題,尤其是在人口集中生活的社區,鄰里間噪聲糾紛事件近年來有增無減。
作為法制較完善的國家,美國對人們生活中遭遇的小麻煩也有相應的“皮毛法律”管制。上世紀60至70年代,政府開始著力控制噪音污染,設立了統一噪音標準,並對惡性製造噪聲的行為定性,認為企圖擾亂安寧的一切喧鬧聲都是違法行為。
“皮毛法律”的執行力度不容小覷。以紐約曼哈頓地區為例,環保部門專設檢查組處理噪音污染。原則上,只要社區有投訴,檢查組成員便攜帶監測儀器隨從警方至現場測試噪音分貝,對違法者可開具上千美元的罰單,甚至實施拘留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