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鬥狂人”叫板傳統武術引熱議 盤點各國特色格鬥技

中國網新聞5月3日訊(記者戚易斌 實習記者溫昊瑋 姜葦翎)日前,一則有關“格鬥狂人20秒KO太極宗師”的視頻瘋傳于網路。這場對決的獲勝方,自詡“搏擊界魯迅”的徐曉冬隨後發聲叫板整個中國武術界,公開邀約武林各派“掌門人”比試切磋。

此消息在中國武術界引發軒然大波,目前已有相關武術界人士表示應戰,試圖為中國傳統武術正名。同時,網友的關注和熱議也致使事件熱度持續升溫。
標題圖片
中國武術發展歷史及現狀

武術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産勞動、戰爭、與自然搏鬥等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併發展起來的一項技術,其歷史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會。從原始時期的石器戰爭,到先秦時期的搏擊劍術,再到唐宋時期出現組織流派,逐漸趨於成熟,門派林立,傳向國外。目前中國武術的主要流派有少林派、武當派、峨嵋派和南拳派等。

中國武術最早是一門使用格鬥等手法來停止戰爭、保護自身安全的技術。隨著武術的發展,武術變得不僅僅只是一種“實用技術”,而是一種文化與修養。中國有句古話“上武得道,平天下”,武術的最高境界追求的不是戰事而是和平,中國武術追求的是在物理的動態中得到精神的提高。

中國武術雖然源遠流長,但在發展過程中由於種種因素逐漸脫離了“內外兼修、攻防技擊”的本質。雖然不少高校都開設有武術課程,但教材普遍陳舊,缺乏創新,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現代體育的競爭下,傳統武術正面臨中老年獨“舞”的境地。

標題圖

標題圖片南韓

標題圖片日本

標題圖片泰國

 
 
 
標題圖片 

創新發展中國傳統武術

武術是中國的國粹,集合了幾千年中國人在修身、養性、功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總結。傳統武術真正的魅力,並不在於其技擊性,而在於蘊含其中的中國傳統文化,因此不能簡單將中國傳統武術等同於其他競技格鬥。
標題圖片 

 

但在這次“綜合格鬥VS太極拳”的風波中,太極拳一方的落敗也表明瞭我國傳統武術發展面臨不小挑戰。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秘書長康戈武曾表示,研究發展,是對中國傳統武術最好的保護。同時要讓更多青少年接觸武術,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

為了更進一步地弘揚武術文化,國人應適應時代的需要,看到武術內涵與時代的結合點,為武術文化駐入新的活力,將中華武術精神在新的修習者身上傳承而不斷研究、發展,弘揚民族精神,推動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盤點國外經典格鬥術

與中國傳統武術類似,國外也有許多各具特色的格鬥技巧。這些格鬥技巧體現了各國獨特的文化沉澱和歷史特色。

標題圖片

南韓——跆拳道

跆拳道起源於朝鮮半島,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跆拳道是由朝鮮三國時代的跆跟、花郎道演化而來的,是南韓民間流行的一項技擊術。二戰時期,許多朝鮮人從海外回到朝鮮半島,並將外國的一些格鬥技巧與跆拳道結合,最終形成了現代跆拳道。

“跆”意為以腳踢、摔撞,“拳”以拳頭打擊,“道”是一種藝術方法。跆拳道的側重點在於人體最有力的攻擊方式——腳踢,其腳法佔了跆拳道所有招數的70%。此外,兵器、擒拿、摔鎖等也是跆拳道中的招式。

儘管跆拳道起源較早,但是其正式命名卻是在1955年。在此之前,跆拳道的名稱有跆跟、手搏、唐手、托肩、花郎道等。1955年,南韓各界人士組成名稱定制委員會,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通過了南韓崔泓熙少將提出的“跆拳”二字,跆拳道至此正式得名。

標題圖片

日本——柔道

柔道是一種以摔法和地面技為主的格鬥術。古代日本武士利用柔術,在戰場上通過摔、扼頸等方式對抗全面武裝的敵人,最終演變成了柔道。

柔道在日語中的意思是“溫柔的方式”。通過柔道,人們使用自己一小部分的力去轉移對方的力,並將對手摔倒在地。柔道主要的技巧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立技,強調的是摔;另一部分是固技,強調的是抓。

柔道在日本也曾經門派林立,招數並不統一。19世紀80年代,嘉納治五郎研習了日本各個柔道流派的特點,拋下門戶之見,將日本柔道進行了整理和改革,使柔道技術趨於完善。此外他還制定了一套較為標準的訓練方法,從而使日本傳統柔道轉變為現代柔道,併發揚光大。

標題圖片

泰國——泰拳

泰拳歷史悠久,據泰國史料記載,最早的泰拳是軍中將士在休戰時進行比試,以供王侯們消遣娛樂。隨著戰爭的結束,將士們陸續返鄉,泰拳也就傳入了民間。

由於發源於軍中,泰拳極其注重招式的殺傷力。泰拳主要運用人體的雙拳、雙腿、雙膝、雙肘來進行攻擊,被譽為“八體的科學”。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泰拳也吸收了一些西洋拳的特點,並借鑒西洋拳的規則,逐步完善了泰拳的制度和形式。

泰拳武者日夜苦練都是為了能夠進入泰拳的聖地——倫披尼體育館。倫披尼金腰帶是泰國本土含金量最高的金腰帶,能在這一體育館中登臺的拳手都是泰國最頂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