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 > 中國發佈 >

中國發佈丨2022年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情況如何?部門彙報一覽

來源:中國網      2023-02-28      作者:彭瑤     責任編輯:魏婧

中國網2月28日訊(記者 彭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8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邢慧娜表示,根據各部門報送情況並經全國人大和政協有關方面核實,2022年國務院部門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8721件,政協委員提案5865件,分別佔建議、提案總數的94.8%和95%,均已按時辦結。共採納代表、委員所提意見建議4100余條,出臺相關政策措施近2100項。

過去五年,累計採納代表委員所提意見建議1.8萬餘條,出臺相關政策措施7800余項,推動解決了一大批關係改革發展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各部門認真總結經驗,創新方式方法,夯實工作基礎,建議提案辦理工作的水準在不斷提高。

各部門將建議提案辦理工作作為常態化年度重點任務,2022年各部門負責同志主持辦理建議提案9000余件次,密切與代表委員溝通,強化辦前、辦中、辦後對接交流。2022年各部門與代表委員溝通近2.9萬人次,不斷提升辦理實效,研究解決深層次癥結,推動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舉措。

科技部

收到建議提案年均增長20%以上 改革任務取得積極進展

科技部黨組成員、秘書長林新介紹,科技部去年承辦的1487件建議提案均實現高品質辦結,做到了辦件溝通率、按時辦結率、辦理滿意率三個100%。近五年,科技部收到的建議提案年均增長20%以上,內容涵蓋了基礎研究、前沿科技、企業科技創新、科技人才、科技體制改革、民生科技等各個方面。科技部將建議提案與年度重點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如6名代表和287名委員提出關於加強基礎研究的建議,在制定基礎研究十年規劃中積極採納,持續加大基礎研究投入,2022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佔全社會研發投入的比例達到6.3%,推動基礎前沿領域産出一批重大原創成果。

去年,科技部收到的建議提案涉及科技體制改革的有100多件,代表委員關注的重點改革任務取得了積極進展。組織實施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探索使命目標導向的有組織科研。面對新冠疫情防控的重大需求,啟動實施一批應急攻關項目。在科技計劃項目實施中,實行“揭榜挂帥”“賽馬制”等新型組織方式,佈局和加大對顛覆性技術創新的支援力度。拓展多元化投入渠道,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科技部出臺關於完善科技激勵機制的意見,強化使命激勵、貢獻激勵。持續開展了3輪科技人員減負行動,推出了減表、解決報銷難、檢查瘦身等十多項具體措施,讓科研人員從非科研事務中解脫出來。開展科技人才評價和成果評價改革試點。制定實施支援政策,激發企業創新動力、提升企業創新能力。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新出臺企業投入基礎研究稅收抵扣政策。支援企業參與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和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出臺支援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的政策措施,鼓勵有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參與承擔國家科技任務。全面實施《科學技術進步法》,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構建全方位覆蓋的科研誠信制度體系。從無到有建立科技倫理治理體系。

農業農村部

去年全國油料作物總産量達3653萬噸 食用植物油自給率提高1.6個百分點

農業農村部總經濟師、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魏百剛介紹,2022年該部共承辦建議提案1430件,其中建議891件,提案539件,既涵蓋了農業生産,又包括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領域,涉及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耕地保護建設、農業科技創新、種業振興、農業農村綠色發展、農村改革等多個方面。去年全國人大把加快農業産業發展作為重點督辦建議,農業農村部組織專題調研,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促進鄉村産業發展的措施,新建一批優勢特色産業集群、現代農業産業園和農村産業強鎮,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有力推動了鄉村産業持續做大做強。

我國大豆油料自給率長期偏低,雖然食用大豆完全可以自給,但滿足榨油和飼用豆粕需求主要靠進口。去年,代表委員們從高油高産大豆品種培育,到單産提升,到政策支援、加工收儲等方方面面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措施建議,對此農業農村部都逐一研究吸收採納。

農業農村部在東北地區大力推廣糧豆輪作,擴大凈作大豆面積,在黃淮海、西北、西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推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1500多萬畝,通過間作套種、高低作物搭配,充分發揮邊行優勢,基本實現“玉米不減産、增産一季大豆”的目標。全年大豆面積達到1.54億畝,增加了2743萬畝,産量首次邁上2000萬噸的臺階,自給率一年提升了3個百分點。充分利用南方冬閒田推廣稻—油、稻—稻—油和旱地油菜等多種模式,擴種油菜390萬畝,全年油菜面積達到1.09億畝,面積、産量、單産實現三增。經過各方不懈努力,全國油料作物總産量達到3653萬噸,食用植物油自給率也提高了1.6個百分點。今年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持續抓好大豆和油料擴種,力爭再擴種一千萬畝以上,食用植物油自給率提高一個百分點。

海關總署

統籌疫情防控與促進通關便利 降低港口收費每年為企業節省約3.2億元

海關總署黨委委員、辦公廳主任趙增連介紹,2022年,海關總署共承辦了全國人大建議148件,全國政協提案141件,共計289件。海關總署積極回應代表委員對於“一帶一路”建設、自貿試驗區建設、推動“中歐班列”健康發展等關切,大力促進高水準開放、高品質發展;採納代表委員關於口岸疫情防控,築牢生物安全防線等建議提案的意見,構建起“人、物、環境”同防、多病同防、水陸空同防的立體防控網,科學精準實施檢疫。同時有力防範重大動植物疫情疫病和外來入侵物種的傳入,嚴格進出口商品、食品檢驗監管,嚴厲打擊走私洋垃圾、象牙等瀕危物種及其製品的違法行為,開展“口岸危險品綜合治理”專項行動;採納代表委員關於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建議提案,持續開展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更加完善。

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非常關切的熱點。海關總署統籌疫情防控與促進通關便利,指導各地口岸辦、各海關在嚴格落實防疫基礎上,全面落實各項通關便利化措施。持續優化口岸通關的流程,推動重點港口公佈作業時限,全面推廣“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通關模式。在具備條件的港口,穩步推進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的試點,推廣機檢集中審像作業模式,擴大智慧審圖作業範圍,提升口岸管理智慧化水準。2022年,全國進口、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32.02小時和1.03小時,較2017年同比分別壓縮了67.13%和91.6%。

同時,推動實施《清理規範海運口岸收費行動方案》,督促各地認真落實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公示制度並動態更新,促進口岸收費公開透明。國家層面多部門密切協同,有效地推動了港口收費的降低。據有關部門測算,僅沿海港口引航機構減費這一項,每年可為有關企業節省大概3.2億元費用。目前,我國港口收費水準低於日本、新加坡等周邊國家,大大低於歐美國家的港口收費水準。打造“一站式”便企利民服務平臺,上線進口關稅配合聯網核查、船舶聯合登臨等一批跨部門的應用,截至目前,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與30個部門系統對接,上線22大類819項服務,註冊用戶620余萬家,日申報業務量多達1700萬票,基本實現口岸執法服務功能全覆蓋。

市場監管總局

從嚴從快查處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 遏制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價格大幅上漲勢頭

“2022年,市場監管總局承辦建議提案832件,其中建議483件,提案349件,涉及規範市場秩序、推進品質強國建設、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優化營商環境等諸多方面。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田世宏表示,市場監管總局深入調查研究,根據建議提案出臺政策措施84項,採納意見建議119項,相關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其中,辦理民生領域價格、涉企收費相關人大建議9件,政協提案6件,代表和委員反映的問題涵蓋了民生商品價格監管、企業融資、用能、物流、行政事業性收費緩繳等多個方面,全部吸收和採納。

市場監管總局部署開展了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穩價保質專項行動。隨著疫情防控政策不斷優化調整,聚焦社會反映強烈的布洛芬、連花清瘟、抗原檢測試劑等價格異常波動問題,依法從嚴從快查處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同時加大案件的宣傳力度,先後公佈了五批46件典型案例,擴大執法效應,有效遏制了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價格大幅上漲的勢頭。出臺實施了《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強化涉疫産品等價格監管,堅決查處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針對社會反映利潤率偏高的抗原檢測試劑、疫苗生産企業等開展價格成本調查,摸清成本構成及利潤情況,剖析價格虛高問題的成因,探索合理價格形成機制,更好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2022年3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了《關於開展2022年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組織對社會關注度高、企業反映強烈、問題較為突出的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行業協會商會及仲介機構,航運交通、水電氣暖等公用事業、金融等五大領域開展專項檢查。同時,按照國務院整治涉企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工作的部署,市場監管總局牽頭組織發展改革委等11個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赴河北、遼寧等8個省份開展了聯合督導檢查。

去年,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了有關深入實施品質強國戰略,加強品質基礎能力建設,健全品質社會共治機制等一系列措施建議。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品質強國建設綱要》,市場監管總局報請國務院批准成立了國家品質強國建設協調推進領導小組。會同相關部門印發了《進一步提高産品、工程和服務品質行動方案(2022—2025年)》等一系列文件,同時深入開展全國“品質月”等群眾性品質活動,創新實施品質分級、品質競爭型産業統計試點等一些舉措。圍繞食品、藥品、工業産品和特種設備等關係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些重點領域,持續加大品質監管力度,強化品質安全風險監測、缺陷召回和專項治理。在服務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積極推進構建現代化的先進測量體系,優化標準供給結構,深入開展對標達標提升行動,促進檢驗檢測認證能力提升和市場秩序規範。積極推進國家級品質標準實驗室,品質基礎設施整合服務基地等建設,充分發揮品質基礎設施綜合服務效能,解決制約企業和産業發展的品質堵點和難點問題。

中國發佈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 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 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

立即下載